專利名稱:碳質撓骨小頭假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領域骨科用人體假體——撓骨小頭假體的改進設計。
過去,對人體撓骨小頭粉碎性骨折、腫瘤、及其它無法治療的病變,一般采用切除撓骨小頭的治療方法,經大量術后病例觀察發(fā)現,切除撓骨小頭后會出現肘外翻、肘部外觀畸形、及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肘部肌力減弱等后遺癥。80年代國內外相繼出現了用硅橡膠、牙托粉等高分子材料仿生設計制造的人工撓骨小頭假體,由于是仿生制作,則需因人而宜、費時費力,造價較高,且高分子材料易老化、單體施放毒性反應較大,生物相容性較差,使得撓骨小頭假體的制造、使用效果都受到限制。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仿生制作的碳質撓骨小頭假體,使其能夠實現人工撓骨小頭假體的工業(yè)化生產,提高撓骨小頭疾病的治療效果。
達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這種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具有用碳質材料制作的撓骨小頭頭部及插接柄構造,其特征在于本撓骨小頭頭部為凹形回轉體,且其頂端與肱骨髁部的吻接面為凹形球面;其用于插入撓骨的插接柄為圓角棱錐體。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非仿生幾何形狀構造設計方案,使撓骨小頭假體的制造具有良好的工業(yè)再現性,用之,對患者來講有良好的通用性,同時選用生物相溶性好、機械強度高、化學、物理性能穩(wěn)定,彈性模量近似人骨且質輕耐壓抗折的碳質材料(低溫、熱解各向同性碳材料)、加上幾何形狀,使得置入人體后的假體不易松動、并具有生物固定作用、有益于人體功能的恢復。
圖1為本碳質撓骨小頭假體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
圖1的使用狀態(tài)圖。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進一步描述。參見
圖1和圖2,本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具有撓骨小頭頭部(1)和插接柄(2)兩部分構造,其中撓骨小頭頭部(1)為一個凹形回轉體,其頂端與肱骨髁部的吻接面(3)為凹形球面,其中插接柄(2)為一圓角四棱錐體。該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各部尺寸可根據病人需要設定,本發(fā)明人根據多年經驗歸納兩種規(guī)格便于工業(yè)生產,即總長分別為60毫米和65毫米兩種,可根據病人情況選定,其中撓骨小頭頭部(1)最大直徑設定為19毫米,其凹形回轉體最小直徑為13毫米,凹形回轉體曲率半徑為8毫米,其頂端吻接面(3)的凹形球面可制成半徑為25~35毫米,球面矢高為0.6~1.5毫米,如球面半徑為30毫米,球面矢高為1毫米;插接柄(2)柄長可制成30~45毫米,如制成36毫米和41毫米兩種柄長規(guī)格。各部圓弧過渡吻接,光整平滑。具有撓骨小頭頭部(1)和插接柄(2)構造的碳質撓骨小頭假體是以石墨材料為基體機械加工,外涂以低溫熱解各向同性碳涂層而制成。
參見圖3,使用本碳質撓骨小頭假體時,在術中,將插接柄(2)插入撓骨(4)內,其四棱錐體可起到防轉作用,同時使撓骨小頭頭部的頂端凹形球面與肱骨髁部(5)吻接,其吻接面(3)的凹形球面的30毫米半徑、1毫米球弧矢高是經大量臨床測算確定的,可滿足不同病例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具有用碳質材料制作的撓骨小頭頭部及插接柄構造,其特征在于本撓骨小頭頭部為凹形回轉體,且其頂端與肱骨髁部的吻接面為凹形球面;其用于插入撓骨的插接柄為圓角棱錐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與肱骨髁部的吻接面為凹形球面可制成球面半徑為25~30毫米、球面矢高為0.6~1.5毫米的球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圓角棱錐體插接柄可制成柄長為30~45毫米的插接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領域骨科用人體假體——撓骨小頭假體的改進設計。本碳質撓骨小頭假體,具有用碳質材料制作的撓骨小頭頭部及插接柄構造,其特征在于:本撓骨小頭頭部為凹形回轉體,且其頂端與肱骨髁部的吻接面為凹形球面;其與撓骨的插接柄為圓角四棱錐體。該假體采用了非仿生幾何形狀構造,使產品具有良好的工業(yè)再現性,用之對患者來講有良好的通用性。
文檔編號A61F2/28GK2307548SQ9722652
公開日1999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陳蘭田, 陳明劍, 劉培桐, 胡明, 齊伯庸, 蘭尚文, 陳虹, 張靜, 趙德本, 李艷霞 申請人:吉林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