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交通安全用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錐筒投放裝置及具有該投放裝置的投放車。
背景技術:
1、隨著我國公路的快速發(fā)展,日常養(yǎng)護工作也日益增多。目前,在進行公路養(yǎng)護前,部分路段需要封閉管制交通,即在工作區(qū)域外放置路錐(也稱錐筒)來引導車輛行駛?,F(xiàn)階段,放置路錐的方式為:由兩至三名工作人員沿著道路工程車尾部步行放置,采用這種人工作業(yè)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2、放置路錐的作業(y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3、路錐放置凌亂、統(tǒng)一性差;
4、3、工作人員所處環(huán)境的安全隱患極大,尤其是在車流量大的城市快速路上尤為突出。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錐筒投放裝置,以達到提高路錐放置的工作效率和統(tǒng)一性、以及降低安全隱患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錐筒投放裝置,包括滑動支撐機構,所述滑動支撐機構上滑動安裝有阻擋機構,所述滑動支撐機構上還滑動安裝有用于對錐筒進行逐一分離的叉阻分離機構,所述叉阻分離機構位于所述阻擋機構的上方;所述滑動支撐機構上還固定安裝有錐筒導向機構,所述錐筒導向機構設置于所述分離叉阻機構的上方。
3、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滑動支撐機構包括四根滑桿,所述滑桿兩兩一組、并平行設置,每組的兩根所述滑桿水平、層疊布置,同時,每組的兩根所述滑桿的兩端均設有支撐座。
4、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阻擋機構包括滑動方向相反的兩個擋板,兩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于位于下方的兩根所述滑桿上;
5、其中一所述擋板由第一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兩所述擋板之間設有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
6、作為再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一直線動力元件為鉸接于所述支撐座上的第一直線電機,所述第一直線電機還與所述擋板鉸接連接;
7、所述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滑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轉動安裝有第一中間連桿,所述第一中間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一第一聯(lián)動連桿,兩所述第一聯(lián)動連桿分別向兩所述擋板方向延伸、并鉸接連接在一起。
8、作為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叉阻分離機構包括滑動方向相反的兩個叉板,兩所述叉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于位于上方的兩根所述滑桿上;
9、其中一所述叉板由第二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兩所述叉板之間設有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
10、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二直線動力元件為鉸接于所述支撐座上的第二直線電機,所述第二直線電機還與所述叉板鉸接連接;
11、所述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中間連桿,所述第二中間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一第二聯(lián)動連桿,兩所述第二聯(lián)動連桿分別向兩所述叉板方向延伸、并鉸接連接在一起。
12、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設置有兩套、并分別布置于所述擋板的兩端;
13、所述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也設置有兩套、并分別布置于所述叉板的兩端;
14、所述第二中間連桿和所述第一中間連桿同軸、并錯開設置。
15、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兩所述叉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設有傾斜設置的插裝導向板和避讓槽。
16、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錐筒導向機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滑桿上的套體,所述套體的頂端設有錐狀導向套,所述錐狀導向套和所述套體上均設有滾珠。
17、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錐筒投放裝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8、由于該錐筒投放裝置,包括滑動支撐機構,滑動支撐機構上滑動安裝有阻擋機構,滑動支撐機構上還滑動安裝有用于對錐筒進行逐一分離的叉阻分離機構,叉阻分離機構位于阻擋機構的上方;滑動支撐機構上還固定安裝有錐筒導向機構,錐筒導向機構設置于分離叉阻機構的上方,該錐筒投放裝置在使用中,首先將阻擋機構處于關閉狀態(tài)、分離叉阻機構處于分離狀態(tài),之后,將套裝在一起的多個錐筒放置在阻擋機構上、同時位于錐筒導向機構內,之后,分離叉阻機構工作、并插裝于最下方的兩個錐筒之間,之后,阻擋機構打開,此時處于最下方的錐筒便落下、并擺放在道路上;之后,阻擋機構關閉、分離叉阻機構分離,套裝在一起的多個錐筒便落至阻擋機構上,之后,分離叉阻機構再次進行插裝分離工作、并按照上述工序完成錐筒的放置工作;在上述工作過程中,通過錐筒導向機構來對套裝在一起的錐筒進行導送。
19、綜上所述,采用該錐筒投放裝置,實現(xiàn)了機械化對錐筒的逐一投放工作,不僅有助于減少工作人員的數(shù)量,而且有效提升了錐筒的放置速度和工作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同時擺放的整齊效果好、統(tǒng)一性高;此外,該錐筒投放裝置布置合理,體積小。
20、由于滑動支撐機構包括四根滑桿,滑桿兩兩一組、并平行設置,每組的兩根滑桿水平、層疊布置,同時,每組的兩根滑桿的兩端均設有支撐座,從而通過支撐座安裝至行走設備(如本方案下述所述的行走車體)上,同時為滑桿提供了安裝支撐,通過水平、層疊布置的兩組滑桿,為叉阻分離機構和阻擋機構上下布置、以及小體積化設置奠定了基礎。
21、由于阻擋機構包括滑動方向相反的兩個擋板,兩擋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于位于下方的兩根滑桿上;其中一擋板由第一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兩擋板之間設有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從而在工作中,第一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其中一擋板滑動,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會帶動另一擋板進行反向滑動,進而實現(xiàn)兩擋板的相互靠近和分離(即:關閉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結構簡單,兩擋板的同步動作性高,對錐筒的阻擋效果好,且不影響錐筒進行漏落式擺放。
22、由于第一直線動力元件為鉸接于支撐座上的第一直線電機,第一直線電機還與擋板鉸接連接,從而通過與支撐座和擋板鉸接的第一直線電機來進行驅動,成本低,且易于組裝成型。
23、由于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滑桿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轉動安裝有第一中間連桿,第一中間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一第一聯(lián)動連桿,兩第一聯(lián)動連桿分別向兩擋板方向延伸、并鉸接連接在一起,從而當其中一擋板被驅動時,其中一第一聯(lián)動連桿會帶動第一中間連桿擺動,擺動的第一連桿會拉動另一個第一聯(lián)動連桿,進而帶動另一個擋板動作,結構簡單,為兩擋板的聯(lián)動和同步動作提供了保證。
24、由于叉阻分離機構包括滑動方向相反的兩個叉板,兩叉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于位于上方的兩根滑桿上;其中一叉板由第二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兩叉板之間設有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從而在工作中,第二直線動力元件驅動其中一叉板滑動,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會帶動另一叉板進行反向滑動,進而實現(xiàn)兩叉板的相互靠近和分離(即:插裝狀態(tài)和非插裝狀態(tài)),結構簡單,兩叉板的同步動作性高,對錐筒的插裝分離效果好。
25、由于第二直線動力元件為鉸接于支撐座上的第二直線電機,第二直線電機還與叉板鉸接連接,從而通過與支撐座和叉板鉸接的第二直線電機來進行驅動,成本低,且易于組裝成型。
26、由于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于固定座上的第二中間連桿,第二中間連桿的兩端分別鉸接一第二聯(lián)動連桿,兩第二聯(lián)動連桿分別向兩叉板方向延伸、并鉸接連接在一起,從而當其中一叉板被驅動時,其中一第二聯(lián)動連桿會帶動第二中間連桿擺動,擺動的第二連桿會拉動另一個第二聯(lián)動連桿,進而帶動另一個叉板動作,結構簡單,為兩叉板的聯(lián)動和同步動作提供了保證。
27、由于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設置有兩套、并分別布置于擋板的兩端,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也設置有兩套、并分別布置于叉板的兩端,從而保證了擋板和叉板兩端動作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28、由于第二中間連桿和第一中間連桿同軸、并錯開設置,從而通過結構,實現(xiàn)了第一連桿聯(lián)動機構和第二連桿聯(lián)動機構在工作中互不干涉的效果。
29、由于兩叉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設有傾斜設置的插裝導向板和避讓槽,從而通過插裝導向板便于順利的插入兩套裝的錐筒之間;通過避讓槽來實現(xiàn)叉板與錐筒筒體之間的相互避讓,為兩套裝的錐筒進行有效的分離提供了保障。
30、由于錐筒導向機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滑桿上的套體,套體的頂端設有錐狀導向套,錐狀導向套和套體上均設有滾珠,從而在使用時,通過錐狀導向套來對進行引導,通過套體來對錐筒進行位置的約束,不僅保證了錐筒的豎直性,而且為錐筒的持續(xù)、順利擺放提供了保障;通過滾珠來減少與錐筒之間接觸的摩擦力,保證了錐筒導送的順暢性。
3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投放車,以達到提高路錐放置的工作效率和統(tǒng)一性、以及降低安全隱患和減少工作人員數(shù)量的目的。
3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投放車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投放車,包括上述所述的錐筒投放裝置,還包括可折疊的行走車體,所述支撐座固定安裝于所述行走車體上,所述行走車體的一側設有放置臺,所述放置臺上鉸接安裝有牽拉臂;
33、遠離所述牽拉臂一端的兩所述支撐座之間固定安裝有警示燈,與所述警示燈同一端的所述行走車體端部設置為敞口端。
34、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投放車的有益效果如下:
35、該投放車在使用中,首先將錐筒投放裝置上的阻擋機構處于關閉狀態(tài)、分離叉阻機構處于分離狀態(tài)、備用的錐筒套裝后放置在放置臺上,之后,將套裝在一起的多個錐筒放置在阻擋機構上、同時位于錐筒導向機構內,之后,分離叉阻機構工作、并插裝于最下方的兩個錐筒之間,之后,阻擋機構打開,此時處于最下方的錐筒便落下、并擺放在道路上;之后,通過牽拉臂帶動行走車體移動,擺放在道路上的錐筒通過敞口端與投放車相互脫離、且互不干涉;之后,在行走車體的持續(xù)移動中,阻擋機構關閉、分離叉阻機構分離,套裝在一起的多個錐筒便落至阻擋機構上,之后,當行走車體移動至下一個放置位置時,分離叉阻機構再次進行插裝分離工作、并按照上述工序完成單個錐筒的放置工作;在上述工作過程中,通過錐筒導向機構來對套裝在一起的錐筒進行導送,不僅對錐筒進行了位置約束,而且保證了錐筒的豎直性,為錐筒的持續(xù)、順利擺放提供了保障;相應的,在回收錐筒時,在行走車體的移動中,將錐筒逐一回收至放置臺上,當然也可以放置在阻擋機構上,回收后的錐筒套裝在一起,以便下次使用。
36、綜上所述,采用該投放車,實現(xiàn)了機械化對錐筒的逐一投放工作,不僅有助于減少工作人員的數(shù)量,而且有效提升了錐筒的放置速度和工作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同時擺放的整齊效果好、統(tǒng)一性高;此外,該投放車由于行走車體可以折疊,大大提升了便攜性、有效降低了空間占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