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阻尼鉸鏈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坐便蓋阻尼鉸鏈。
背景技術:
坐便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為了防止坐便蓋放下時,無阻力加速下落與坐便器發(fā)生較大的撞擊及聲響,市面上目前常見的坐便蓋大多采用阻尼鉸鏈,放下坐便蓋時,阻尼鉸鏈在下落的過程中一直都產生適當的阻力,使坐便蓋緩慢下落,與坐便器接觸時,基本上無撞擊及聲響。但在人們急于使用坐便時,卻要尷尬地等待坐便蓋緩慢下落,如給坐便蓋一外力使其快速下落,久而久之勢必有損阻尼鉸鏈的正常使用壽命,甚至損壞阻尼鉸鏈,失去了阻尼作用,這給人們的日常使用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轉動過程中逐漸加大阻尼力的坐便蓋阻尼鉸鏈。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設計方案是:
一種坐便蓋阻尼鉸鏈,包括缸體、阻尼槽、活動刮板和轉軸,其中缸體的內側壁上,在轉軸旋轉方向上以轉軸為中心反對稱設置阻尼槽,阻尼槽起始位置設置缸體擋板,轉軸上設置轉軸插槽,活動刮板安裝在轉軸插槽上,在缸體擋板的起始位置,阻尼槽設置最大間隙,隨著轉軸連帶活動刮板轉動,阻尼槽間隙逐漸減小,直至無間隙,缸體內填充適量的阻尼脂,缸體開口端設置密封圈及端蓋,就構成一種新型的坐便蓋阻尼鉸鏈。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剖視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附圖1的左剖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附圖1的右視圖。
圖中1.缸體,2.阻尼槽,3.活動刮板,4.密封圈,5.端蓋,6.轉軸,7.轉軸插槽,8.缸體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坐便蓋阻尼鉸鏈,包括缸體1、阻尼槽2、活動刮板3和轉軸6,其中缸體1的內側壁上,以缸體擋板8為起點,在轉軸6旋轉方向上,以轉軸6為中心反對稱設置兩個阻尼槽2,阻尼槽2底部前半部分A—B段與缸體1內側壁周向弧度相同,后半部分B—C段弧度由B點開始向缸體1內側壁周向弧度接近,于C點(缸體1內壁上)相交,阻尼槽2的寬度小于活動刮板3,轉軸6設置轉軸插槽7,活動刮板3安裝在轉軸插槽7上,缸體1 內填充適量的阻尼脂,缸體1的開口端設置密封圈4及端蓋5。該阻尼鉸鏈的活動刮板以轉軸插槽為中心,有一小范圍的轉動,活動刮板在缸體擋板的起始位置A—B段阻尼槽設置成最大間隙。工作時,轉軸帶動活動刮板開始轉動,阻尼脂在阻尼槽最大間隙位置向轉軸相反方向,基本上無阻尼快速流動,使轉軸無阻尼快速轉動,隨著轉角增大,阻尼槽間隙逐漸減小B—C段,阻尼脂反向流動變慢,使轉軸獲得一定阻力轉動變慢,轉角增大到阻尼槽沒有間隙時C—D段(即活動刮板與缸體內側壁滑動接觸時),阻尼脂失去阻尼槽回流通道,只能通過活動刮板與剛體的配合間隙回流,轉軸獲得最大的阻力,轉動最慢。轉軸回轉時,活動刮板在轉軸插槽上產生與轉軸轉向相反的轉動,使活動刮板與缸體內側壁產生一個間隙,與阻尼槽最大間隙(A—B段)相同,這就使阻尼脂無阻力反向回流,轉軸即無阻力回轉。轉軸這一由快到慢的轉動特性使得坐便蓋在轉動放下過程中,坐便蓋放下的轉動角速度是由快到逐漸變慢,在將要接觸坐便器時,坐便蓋轉動最慢,與坐便器不發(fā)生撞擊及聲響,解決了坐便蓋一直勻速轉動的弊端,使等待下放的時間減少,給人們使用帶來了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所作的任何修改和改進,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