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數(shù)控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夾具。
背景技術:
數(shù)控機床是在一般機床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自動加工設備,因其具有適應性強、靈活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wěn)定等優(yōu)點,而且能加工普通機床無法加工或很難加工的零件,可滿足各種復雜的零部件一次加工成型,被企業(yè)所廣泛使用。
然而目前的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夾具在上下料時仍然使用螺釘進行夾緊固定,上下料效率低下,從而影響了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夾具,可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夾具,包括:夾具底座和夾具上蓋,夾具底座上設有電子連接線、多個電磁鐵和與待加工產(chǎn)品外形匹配的容置腔,夾具上蓋上設有多個永磁鐵和與待加工產(chǎn)品外形匹配的加工窗口,多個電磁鐵均勻分布在容置腔的周向邊緣,多個電磁鐵并聯(lián)后通過電子連接線連接外部電源,多個永磁鐵均勻分布在加工窗口的周向邊緣,多個電磁鐵與多個永磁鐵一一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邊緣還設有兩個對稱的缺口,兩個對稱的缺口的深度小于容置腔的深度。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底座上還設有多個用于防呆的定位柱,多個定位柱設置在容置腔的周向邊緣,位于多個電磁鐵的外部,所述夾具上蓋上設有與多個定位柱對應的多個定位孔。
進一步地,所述加工窗口的尺寸小于容置腔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上蓋的周側設有兩個對稱的把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與待加工產(chǎn)品外形匹配的容置腔和加工窗口,實現(xiàn)了待加工產(chǎn)品的定位,通過給電磁鐵正向加電和反向加電來改變電磁鐵與永磁鐵相對的磁極,從而使得在上料時,電磁鐵與永磁鐵吸合,實現(xiàn)待加工產(chǎn)品的夾緊,在下料時,電磁鐵與永磁鐵排斥,上下料的效率高,從而提升了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夾具底座,1-1-電磁鐵,1-2-定位柱,1-3-容置腔,1-4-缺口,1-5-電子連接線,2-夾具上蓋,2-1-永磁鐵,2-2-定位孔,2-3-加工窗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shù)控機械加工用夾具,包括夾具底座1和夾具上蓋2,夾具底座1上設有電子連接線1-5、多個電磁鐵1-1和與待加工產(chǎn)品外形匹配的容置腔1-3,夾具上蓋2上設有多個永磁鐵2-1和與待加工產(chǎn)品外形匹配的加工窗口2-3,多個電磁鐵1-1均勻分布在容置腔1-3的周向邊緣,多個電磁鐵1-1并聯(lián)后通過電子連接線1-5連接外部電源,多個永磁鐵2-1均勻分布在加工窗口2-3的周向邊緣,多個電磁鐵1-1與多個永磁鐵2-1一一對應設置。
根據(jù)待加工產(chǎn)品的形狀,容置腔1-3內可以設置多個定位針,待加工產(chǎn)品上設有多個與定位針匹配的定位孔,將待加工產(chǎn)品放置在容置腔1-3內,將夾具上蓋2蓋合在夾具底座1上,接通外部電源,外部電源對多個電磁鐵1-1正向加電,使得電磁鐵1-1與永磁鐵2-1相對的磁極相反,多個電磁鐵1-1與多個永磁鐵2-1吸合在一起,實現(xiàn)對待加工產(chǎn)品的定位和夾緊,完成上料,當待加工產(chǎn)品完成數(shù)控機械加工后,外部電源對多個電磁鐵1-1反向加電,使得電磁鐵1-1與永磁鐵2-1相對的磁極相同,多個電磁鐵1-1與多個永磁鐵2-1相互排斥,有利于打開夾具上蓋2,進行下料,上下料方便,從而提升了生產(chǎn)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容置腔1-3的邊緣還設有兩個對稱的缺口1-4,兩個對稱的缺口1-4的深度小于容置腔1-3的深度。
兩個對稱的缺口1-4方便拿取待加工產(chǎn)品,缺口1-4的深度小于容置腔1-3或加工窗口2-3的深度,不影響待加工產(chǎn)品的定位。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底座1上還設有多個用于防呆的定位柱1-2,多個定位柱1-2設置在容置腔1-3的周向邊緣,位于多個電磁鐵1-1的外部,所述夾具上蓋2上設有與多個定位柱1-2對應的多個定位孔2-2。
多個用于防呆的定位柱1-2,有利于夾具底座1與夾具上蓋2的匹配蓋合,避免蓋合錯誤,影響被加工產(chǎn)品的上料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加工窗口2-3的尺寸小于容置腔1-3的尺寸。
有利于提高待加工產(chǎn)品的加工精度。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上蓋2周側設有兩個對稱的把手2-4。
把手2-4有利于提起夾具上蓋2,提高上料效率和下料效率。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