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腳踏車的全周施力腳蹬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工具領(lǐng)域,特別是腳踏車上的腳蹬子。
背景技術(shù):
各種腳踏車包括兩輪的自行車或三輪的人力車在日常生活中為 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通常這種車是通過人的雙腿帶動兩腳掌蹬 踏腳蹬子旋轉(zhuǎn)來產(chǎn)生前進力的,腳蹬子由定位在腳拐一端的絲孔中 的踏軸和擋碗、鋼珠、套管、內(nèi)外框邊、長羅丁等組成,形狀近似 一方塊狀,左右各一,處在與中軸的連線的兩端,左右腳交替蹬踏 施力,當左腳施力時,右腳則無法再施力而只能隨著右腳蹬由下向 后再向最高處,之后則右腳施力,由最高處向前,左腳則隨左腳蹬 運動而不能施力,由此則可以看出每側(cè)腳在腳蹬子旋轉(zhuǎn) 一 周時只有 半周來施力而產(chǎn)生動力,另半周則處于暫時閑置狀,倘若此半周也 能不被閑置而可以雙腳同時施力來轉(zhuǎn)動則腳踏車的工效會提高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腳踏車的全周施力腳蹬子,它 可以提高腳踏車的工效。
要讓雙腳在腳蹬子轉(zhuǎn)動時全周施力,即雙腳都能同時用力來推 動旋轉(zhuǎn),則需要雙腳不僅能蹬踩腳蹬子,也能在傳統(tǒng)的腳蹬子處于 由下位到后位再到高位的閑置區(qū)域內(nèi)時可以用腳背上抬腳蹬子,這 樣,每側(cè)腳不僅能用足底蹬踏施力推動,亦能配合另一邊腳的蹬踏
用腳背上抬腳蹬子而同步運動。有鑒于此,本技術(shù)方案如下選擇 一大小適當?shù)那蜉S承,在其內(nèi)圏固定一軸即腳蹬軸,外圈固定一板形物蹬板,蹬板最好呈三角狀,蹬板的三個角則分別連接三個蹬桿 的一端,另一端則水平向外伸出,腳踏軸的另一端加工有絲,可以 和通常的腳踏車腳拐端部的原先連接腳踏軸的孔旋入連接,如此, 則本設計的腳蹬子便裝配完畢。
本設計的有益效果是雙腳在任何時候都能下蹬或抬起腳蹬子從 而可以讓雙腳同時工作,能提高很大一部分工效。
圖l、圖2、圖3為本設計的三視圖,圖1為正視圖,圖2為側(cè) 視圖,圖3為俯視圖。各圖中,l為腳蹬軸,2為球軸承,3為蹬板, 4為蹬桿。
具體實施方式
取出貫常安裝腳踏子用的腳蹬軸,保留粗端的絲及用于方便旋 入腳拐絲口的六棱和六棱外的一小段,其余的裁掉,將此保留的部 分加工成本設計的腳蹬軸,在六棱外的一小段上緊套入一球軸承2, 可緊配合或絲口連接固死,此球軸承的外圏上通過一板即蹬板3上 的中部大孔固接,可緊配合、絲口連接或焊接成一體,此蹬板最好 為三角狀,如圖l、圖2、圖3所示,在此蹬板的三個角上則垂直焊 接或絲連接三個等長的蹬桿4,三桿相平行,長度等于或略大于腳 寬,從蹬板的連接處向外伸出,如此則形成一個容納前腳掌的空間, 如圖1,將腳蹬軸1旋入腳拐端部的連接孔內(nèi),腳掌尖伸入由下方 的兩根蹬桿和上方的 一根蹬桿形成的空間內(nèi),則運行時雙腳即以蹬 踏施力,又可以上抬施力,從而實現(xiàn)了雙腳的全周全時施力。
為防止打滑及保護腳背,也可以在上述的三個蹬桿上套上膠質(zhì) 的套。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腳踏車的全周施力腳蹬子,包含腳蹬軸,其特征是腳蹬軸另一端和一球軸承的內(nèi)圈固接,球軸承的外圈則和蹬板的中部孔固接,在蹬板的外側(cè)面三個方向的邊部各固接一腳蹬桿,三個蹬桿相平行的從踏板垂直向外伸出。
2、 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腳踏車的全周施力腳蹬子,其特征 是蹬板為三角狀,三個蹬桿分別處于三個角上,每個蹬桿上皆套有 軟質(zhì)膠套。
專利摘要一種腳踏車的全周施力腳蹬子,由腳蹬軸、軸承、蹬板、蹬桿組成,由于腳蹬板上下三角布置,腳掌伸入三個蹬桿的夾空里,不僅可以蹬踏施力,亦可以用腳背上抬施力,實現(xiàn)了全周施力,提高了運行工效。
文檔編號B62M3/08GK201158441SQ200720189908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爍 陳 申請人:爍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