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道的聯(lián)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雙金屬復合管聯(lián)接的彎管。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雙金屬復合管技術及產(chǎn)品發(fā)展極為迅速,已在石油、天然氣、化工等領域以其高性價比等特點的技術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化工、石油技術領域管道腐蝕技術難題,但其聯(lián)接管件技術一直困擾著該產(chǎn)品的應用。彎管是將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根管道相互聯(lián)通的管件,是各種高低壓管路中不可缺少的管件之一,也是管道連接中廣泛應用的基本原件。但目前由于國內(nèi)雙金屬復合彎管連接技術存在一定難度,因此,現(xiàn)有彎管基本采用耐蝕合金管,如鈦合金鋼管、鎳合金鋼管等,這些彎管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是價格太高,另外由于彎管的基體管與內(nèi)襯管材質(zhì)不同, 其力學性能也受到一定限制,所制備的復合彎管的性能指標達不到輸送腐蝕液體和腐蝕氣體的技術要求。在雙金屬復合管技術領域,當前需剖切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為雙金屬復合管提供一種相互聯(lián)接的防腐蝕使用壽命長的彎管。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上述雙金屬復合彎管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基體彎管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在基體彎管內(nèi)設置有襯層彎管,襯層彎管的端部與基體彎管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10 50mm,襯層彎管的兩端與基體彎管的兩端焊接堆積成冶金結合層。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彎管兩端直管段長度的長度至少為200mm,兩端直管部長度相同或不相同。本實用新型的冶金結合層的內(nèi)徑與襯層彎管的內(nèi)徑相同,冶金結合層的外端位于基體彎管的外端面上。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彎管彎曲段的彎曲角度a為5° 90°。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彎管直管段與彎曲段的內(nèi)經(jīng)相同,直管段和彎曲段的外經(jīng)D為 40 1200mm,基體彎管直管段外端與冶金結合層外端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或基體彎管直管段外端加工有坡口。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彎管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至少為基體彎管外徑D的3倍。本實用新型的襯層彎管的厚度t為O. 5 3mm。本實用新型采用基體彎管內(nèi)復合一圈襯層彎管,在基體彎管內(nèi)襯層彎管的兩端采用釬焊或堆焊方法將襯層彎管的端部與基體彎管焊接連為一體,形成一圈堆焊層為冶金結合層,具備基體彎管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和襯層材料優(yōu)異的耐蝕性能,解決了采用單一金屬彎管所存在的耐蝕性能低或價格高的缺陷,使其具有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低等優(yōu)點,可在石油和化工等技術領域推廣使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彎管I直管段外端與冶金結合層3外端不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I在圖I中,本實施例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由基體彎管I、襯層彎管2、 冶金結合層3聯(lián)接構成。基體彎管I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一端直管段LI的長度為200mm,另一端直管段L2的長度為200mm,基體彎管I為無縫管,直管段與彎曲段的內(nèi)經(jīng)相同,直管段和彎曲段的外徑D為600mm,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彎曲角度α為45°,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為1800mm,即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為基體彎管I 外徑D的3倍?;w彎管I也可選用直縫焊管,材質(zhì)為X70管線鋼,也可選用20鋼、20G鋼、L245、 L360、X60、X65、X80等碳鋼管。在基體彎管I內(nèi)采用機械復合的方法復合有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30mm,基體彎管I內(nèi)也可采用液壓加襯、 拉拔加襯等方法復合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為焊管,也可選用無縫管,材質(zhì)為316L不銹鋼, 也可選用304、316不銹鋼、2205雙相不銹鋼、825、625鎳基合金不銹鋼、鈦管、鋯管等耐蝕合金管材,襯層彎管2的厚度t為2mm。襯層彎管2的厚度可按照基體彎管I的內(nèi)徑來具體確定,通常基體彎管I內(nèi)徑較大時,襯層彎管2的厚度應大,基體彎管I內(nèi)徑小時,襯層彎管2 的厚度應小。在基體彎管I內(nèi)襯層彎管2的兩端采用冶金復合方法將襯層彎管2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焊接連為一體,形成一圈堆焊層為冶金結合層3,冶金結合層3的內(nèi)徑與襯層彎管2 的內(nèi)徑相同,冶金結合層3的外端位于基體彎管I的外端面上,堆焊層材料與襯層彎管2的材料相同或相近,制備成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這種結構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輸送腐蝕液體和腐蝕氣體時,腐蝕液體和腐蝕氣體不能進入到基體彎管I與內(nèi)襯層彎管2之間的間隙內(nèi)腐蝕基體彎管I內(nèi)表面,延長了雙金屬復合彎管的使用壽命。實施例2在本實施例中,基體彎管I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一端直管段LI的長度為300mm,另一端直管段L2的長度為250mm,基體彎管I為無縫管,直管段與彎曲段的內(nèi)經(jīng)相同,直管段和彎曲段的外徑D為40mm,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彎曲角度 α為5°,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為160mm,即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為基體彎管I外徑D的4倍。在基體彎管I內(nèi)采用爆燃加襯方法復合有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10mm,襯層彎管2的厚度t為O. 5mm。在基體彎管I與內(nèi)襯層彎管2的兩端焊接聯(lián)為一體,形成一圈堆焊層為冶金結合層3,冶金結合層3的內(nèi)徑與襯層彎管2的內(nèi)徑相同,冶金結合層3的外端位于基體彎管I的外端面,堆焊層材料與襯層彎管2 的材料相同或相近,制備成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實施例3在本實施例中,基體彎管I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一端直管段LI的長度為400mm,另一端直管段L2的長度為400mm,基體彎管I為無縫管,直管段與彎曲段的內(nèi)經(jīng)相同,直管段和彎曲段的外徑D為1200_,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彎曲角度 α為90°,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為3600mm,即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 為基體彎管I外徑D的3倍。在基體彎管I內(nèi)采用爆燃加襯方法復合有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50mm,襯層彎管2的厚度t為3mm。在基體彎管I與內(nèi)襯層彎管 2的兩端焊接聯(lián)為一體,形成一圈堆焊層為冶金結合層3,冶金結合層3的內(nèi)徑與襯層彎管 2的內(nèi)徑相同,冶金結合層3的外端位于基體彎管I的外端面,堆焊層材料與襯層彎管2的材料相同或相近,制備成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實施例4在以上的實施例I 3中,基體彎管I的端部加工有30°的坡口,用于與雙金屬復合管焊接聯(lián)接有,基體彎管I其它幾何形狀與相應的實施例相同。在基體彎管I內(nèi)采用爆燃加襯方法復合有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的同側端部的距離與相應的實施例相同,襯層彎管2的厚度t與相應的實施例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基體彎管(I)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其特征在于在基體彎管(I)內(nèi)設置有襯層彎管(2),襯層彎管(2) 的端部與基體彎管(I)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10 50mm,襯層彎管(2)的兩端與基體彎管 (I)的兩端焊接堆積成冶金結合層(3)。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彎管(I)兩端直管段長度的長度至少為200mm,兩端直管部長度相同或不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金結合層(3)的內(nèi)徑與襯層彎管(2)的內(nèi)徑相同,冶金結合層(3)的外端位于基體彎管(I) 的外端面上。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彎管(I)彎曲段的彎曲角度a為5° 90°。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彎管(I)直管段與彎曲段的內(nèi)經(jīng)相同,直管段和彎曲段的外經(jīng)D為40 1200mm,基體彎管(I)直管段外端與冶金結合層(3)外端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或基體彎管(I)直管段外端加工有坡口。
6.按照權利要求I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彎管⑴彎曲段的曲率半徑R至少為基體彎管⑴外徑D的3倍。
7.按照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襯層彎管⑵的厚度t為O. 5 3mm。
專利摘要一種兩端冶金機械式雙金屬復合彎管,基體彎管的中部為彎曲段,彎曲段的兩端連為一體有直管段,在基體彎管內(nèi)設置有襯層彎管,襯層彎管的端部與基體彎管的同側端部的距離為10~50mm,襯層彎管的兩端與基體彎管的兩端焊接堆積成冶金結合層。這種結構的雙金屬復合彎管,具備基體彎管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和襯層材料優(yōu)異的耐蝕性能,解決了采用單一金屬彎管所存在的耐蝕性能低或價格高的缺陷,使其具有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低等優(yōu)點,可在石油和化工等技術領域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F16L43/00GK202349482SQ20112042596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周聲結, 張燕飛, 李華軍, 王文龍, 郭崇曉 申請人: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