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組梅毒螺旋體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重組梅毒螺旋體表位抗原,還涉及重組梅毒螺旋體多表位嵌合抗原。
梅毒螺旋體是性病梅毒的病原體,最早報道是14世紀(jì)在歐洲,大約在16世紀(jì)傳入中國。自青霉素聞世后,該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遠未消滅。且近十多年來,隨著艾滋病的傳播,梅毒又有抬頭之勢,應(yīng)引起重視。目前還沒有針對梅毒的有效疫苗,因此,早期檢出病人,及時治療,控制血源,是有效控制疾病傳播的重要措施。
檢測梅毒螺旋體感染有多種方法,如用病灶組織可直接檢測病原體;用PCR法檢測螺旋體基因也有報道(Pietravalle M,et al.Diagnostic relevance of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y for T.pallidum in subjects with syphilis indifferent phases of infection.New Microbiol 1999 Apr;22(2)99-104)但還不普遍。血清學(xué)反應(yīng)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早先常采用非特異類脂質(zhì)抗原(心磷脂),檢測抗心磷脂抗體,如性病研究實驗室(VDRL)、不加熱血清反應(yīng)素試驗(USR)和快速血漿反應(yīng)素環(huán)狀試驗(RPR)等。這些方法較靈敏,但不特異,有假陽性反應(yīng),因而常需作確認試驗。以梅毒螺旋體為抗原的特異性檢測方法,有梅毒熒光螺旋體抗體吸附試驗(FTA-ABS)和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其特異性和靈敏度均較高。但由于梅毒螺旋體培養(yǎng)困難,試劑的成本較高,再由于梅毒螺旋體的抗原性較復(fù)雜,和其它病原體,尤其是類似的螺旋體病(如雅司)仍可有一定的非特異性反應(yīng)。鑒于以上情況,人們正在尋求用重組蛋白質(zhì)作抗原的途徑。近年來,梅毒全基因組序列都已得到了確定基因組全長約1,138,006bp,據(jù)推斷具有1041個編碼框(FraserCM et al,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reponema pallidum,the SyphilisSpirochete.Science,1998;281375)。隨著基因克隆技術(shù)的發(fā)展,用梅毒重組蛋白質(zhì)為抗原的免疫測定方法已有不少研究,如免疫俘獲EIA(ICE)測定法(Young H.et al.Novel recombinant-antigen enzyme immunoassay for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sphilis.J Clin Microbiol 1998 Apr;36(4)913)。據(jù)報道在特異性和靈敏度方面,均和FTA-ABS法相當(dāng)或更好。顯示這類酶免疫檢測試劑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為了獲得良好的酶免疫檢測試劑,抗原的研究非常重要。早期用于血清學(xué)檢測的重組梅毒抗原有4D抗原(Radolf JD,et al.Serodiagnosis of syphili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ith purifiedrecombinant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 4D.J Infect Dis 1986 Jun;153(6)1023)和TmpA(Ijsselmuiden OE,et al.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n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the recombinant DNA-derived Treponema pallidumprotein TmpA for serodiagnosis of syphilis and the potential use of TmpA forassessing the effect of antibiotic therapy.J Clin Microbiol 1989 Jan;27(1)152-7),據(jù)報道,后者對一期梅毒的檢測率為76%,二期為100%,對無癥狀梅毒也可達98%,與血凝法相當(dāng)。但根據(jù)最近研究顯示,在梅毒基因編碼的眾多抗原中,除TmpA(也稱TpN42)外,還有TpN17,TpN15,Tpm47具有較高的抗原性,其中又以TpN17的抗原活性最高(Fujimura K,et al.Reactivity ofrecombinant Treponema pallidum(r-Tp)antigens with anti-Tp antibodies inhuman syphilitic sera evaluated by ELISA.J Clin Lab Anal 1997;11(6)315.和Sato NS,et al.Analysis of Treponema pallidum recombinant antigens fordiagnosis of syphilis by Western blotting technique.Rev Inst Med Trop Sao Paulo1999 Mar-Apr;41(2)115)。但有報道認為TpN17,TpN15,TpN47三種抗原聯(lián)用,檢測靈敏度又較任何一種抗原單用為高(Gerber A,Recombinant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s in syphilis serology.Immunobiology1996-97;196(5)535)。重組蛋白質(zhì)作抗原的試劑一般非特異反應(yīng)較低,但使用大片段的重組抗原,也有報道可有一定的非特異反應(yīng)性,如4D抗原,可和大部分雅司病人血清發(fā)生交叉反應(yīng)(Radolf JD,et al.Serodiagnosis ofsyphili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ith purified recombinant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 4D.J Infect Dis 1986 Jun;153(6)1023)。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TpN47中有一段序列(411PGTEYT416)和人纖維粘連蛋白(fibronectin)存在著較高的同源性,這可能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與梅毒檢測試劑發(fā)生交叉反應(yīng)性有關(guān)(Baughn RE,et al.Molecular mimicry between animmunodominant amino acid motif on the 47-kDa lipoprotein of Treponemapallidum(Tpp47)and multiple repeats of analogous sequences in fibronectin.JImmunol 1996 Jul 15;157(2)720),這種同源性和交叉反應(yīng)性,在其它的梅毒抗原中也是可能存在的。因此,如能應(yīng)用小片段的表位抗原,而不用大片段的重組蛋白,應(yīng)可進一步提高檢測的特異性。但目前文獻上,除TpN42已有用重疊肽研究其主要抗原表位的報道外(Antoni G,et al.Detection of antigenicdeterminants in the Treponema pallidum membrane protein TmpA usingoverlapping synthetic peptides.J Immunol Methods 1996 Jan 16;189(1)137-40),還未見其它報道。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些單片段的重組梅毒表位抗原。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個融合各抗原表位的多表位嵌合抗原。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單片段重組梅毒螺旋體表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為ARRGEKEAVYDYQHKEGRFKSQDADYHRV或SVLSKQETEDSRGRKKWEYETDPSV。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重組梅毒螺旋體多表位嵌合抗原包含上述單片段表位抗原。
本發(fā)明的重組梅毒螺旋體多表位嵌合抗原優(yōu)選為上述單片段表位抗原與TpN17的第22至156位氨基酸和TpN42的第23至41位氨基酸的融合,其氨基酸序列為ARRGEKEAVYDYQHKEGRFKSQDADYHRVSGGGSSGGGSVLSKQETEDSRGRKKWEYETDPSGGGSSGGGSASGAKEEAEKKAAEQRALLSGGGSSGGGSCVSCTTVCPHAGKAKAEKVECALKGGIFRGTLPAADCPGIDTTVTFNADGTAQKVELALEKKSAPSPLTYRGTWMVREDGIVELSLVSSEQSKAPHEKELYELIDSNSVRYMGAPGAGKPSKEMAPFYVLKKTKK。
本發(fā)明的上述抗原表位和多表位嵌合抗原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得到。
在眾多梅毒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中,目前已知能用于診斷試劑的蛋白質(zhì)主要有TpN17、TpN15、TpN42和TpN47四種。為了選擇各蛋白質(zhì)的主要抗原表位,首先從網(wǎng)上(Gene-Bank)獲得以上四種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全序列;用計算機軟件Gold-Key分析各抗原的抗原表位(也稱抗原決定簇),并從中選擇主要的抗原表位加于重組表達,進一步加于組合連接。
抗原基因的合成可用PCR方法,從梅毒基因中擴增獲得,也可用化學(xué)合成法,前者對大基因片段的獲取較為有利,后者適合小基因片段的合成??紤]我們要合成的基因片段都不長,擬采用化學(xué)合成法?;瘜W(xué)合成基因可省去提取模板基因的操作,方便快速;另一優(yōu)點是可以選擇在大腸桿菌的偏性密碼子,這樣可有利于在E.coli中獲得高效的表達。所以我們選用化學(xué)合成法,也并不直接選用文獻報道的梅毒基因序列的密碼子,而是根據(jù)抗原表位的肽序列,和大腸桿菌中高表達的偏性密碼子,推斷出核苷酸序列加以合成?;瘜W(xué)法合成基因一次能合成的長度有限,一般不超過60堿基。對TpN15,TpN47和TpN42,可先合成兩條3’端有一段互補重疊的基因片段,將二者退火后用聚合酶延伸,獲得正負雙鏈DNA基因。但要合成全長135氨基酸TpN17基因,合成兩條基因片段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共合成了九條有部分序列重疊的基因片段,從中間向兩端逐步延伸合成。
為了便于基因間的相互連接,并在連接后可獲得較好的抗原活性,在抗原表位間需有一連接臂,我們在表位的上下游分別加上G-G-G-S和S-G-G-G,所以在合成基因時應(yīng)加上相應(yīng)的基因。最后為了便于合成的基因克隆到表達載體,還合成了兩條和連接臂相配的通用引物,引入兩個酶切位點XhoI和XbaI,以適合表達載體pBVIL1。
載體pBVIL1是在我們以前構(gòu)建的白介素1表達質(zhì)粒pBV220/IL-1β(郭甫坤,凌世淦等,IL-1β及其突變體克隆、表達與活性研究,軍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院刊,1999,23(3)238-9)的基礎(chǔ)了上構(gòu)建而成的。即選擇IL-1β分子表面g-環(huán)處,插入的可供基因克隆的酶切位點為XhoI和XbaI,最終構(gòu)建成表達載體pBVIL1。該載體已于2000年1月27日進行夠保藏,保藏機構(gòu)和編號為CGMCC NO0437。其構(gòu)建方法已于2000年1月28日申請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100695.9,在此一并列為本發(fā)明的參考資料。
上述已提到合成的基因的兩端已引入酶切位點XhoI和XbaI,這和載體pBVIL1是相符的。所以各基因片段均可方便地用雙酶切法插入載體pBVIL1中,構(gòu)建成相應(yīng)的表達質(zhì)粒。構(gòu)建的表達質(zhì)粒需用PCR法鑒定,以證明各基因片段已獲正確地插入。
多表位嵌合抗原表達質(zhì)粒是在各梅毒表位抗原表達質(zhì)粒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而成的。把其中一個質(zhì)粒作為載體;另一含有基因TpN15的質(zhì)粒作為模板,用含有SpeI的通用引物及含有BamHI的原IL-1基因3’端引物,擴增出含有TpN15和部分IL-1的基因片段,插入用XhoI和BamHI雙切的TpN47基因的后面,獲得含有TpN47和TpN15兩個基因的質(zhì)粒。由于新質(zhì)粒中,TpN47和TpN15基因間的連接是由互補酶XbaI和SpeI之間的相連,連接后酶切位點不復(fù)存在,因此,新質(zhì)粒又可成為新的載體,而另一含有TpN42質(zhì)粒,可作為模板,擴增出含有TpN42的基因片段,連接在TpN47-15的后面,獲得質(zhì)粒pBVIL1/TpN47-15-42。同理,進一步可獲得質(zhì)粒pBVIL1/TpN47-15-42-17。多表位嵌合質(zhì)粒,也要經(jīng)PCR鑒定,證明可以擴增出相應(yīng)的融合基因片段。
各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表達質(zhì)粒,轉(zhuǎn)化E.coli HB101后,通過熱誘導(dǎo)培養(yǎng),取全菌液進行SDS-PAGE鑒定,證明各表達質(zhì)粒均已獲得了高效的表達。再經(jīng)離子交換柱及凝膠過濾純化,均可獲得電泳純的梅毒表位抗原和多表位嵌合抗原的純品。
實驗證明,本發(fā)明的不同的表位抗原均有一定的活性,其中以TpN17的檢率最高,而多表位嵌合抗原的活性更高,而且我們的抗原只需一個嵌合抗原,生產(chǎn)成本低,又只是表位抗原,應(yīng)有更高的特異性。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
圖1為TpN17分子及抗原表位分析圖(a.TpN17分子的氨基酸序列;b.抗原表位分析圖示,橫座標(biāo)為氨基酸位置,縱座標(biāo)為抗原性)。
圖2為TpN15分子抗原表位分析(a.TpN15分子的氨基酸序列;b.抗原表位分析圖;c.選擇的抗原表位在分子中位置和氨基酸序列)。
圖3為TpN47分子抗原表位分析圖(a.TpN47分子的氨基酸序列;b.抗原表位分析圖;c.選擇的抗原表位在分子中位置和氨基酸序列)。
圖4為TpN42分子抗原表位分析圖(a.TpN42分子的氨基酸序列;b.抗原表位分析圖;c.選擇的抗原表位在分子中位置和氨基酸序列)。
圖5為四種主要表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及其推斷的基因序列。
圖6是為了合成四種梅毒表位抗原基因,需合成的基因片段及通用引物。
圖7為TpN17基因分步合成示意圖。
圖8為梅毒表位抗原表達質(zhì)粒的構(gòu)建示意圖,圖中TpNx代表任一的表位抗原。
圖9為表位抗原間連接及多表位抗原表達質(zhì)粒構(gòu)建示意圖。
圖10為各種重組梅毒抗原純品的SDS-PAGE鑒定結(jié)果圖(1.TpN47,2.TpN42,3.TpN17,4.TpN15,5.TpN47+15,6.TpN47+15+42,7.TpN47+15+42+17,8.蛋白標(biāo)準(zhǔn))。
實施例1重組梅毒抗原表位的選擇1.TpN17抗原表位的選擇TpN17的全序列如
圖1a所示,有156氨基酸,用Gold-Key軟件分析抗原決定簇,如
圖1b所示,其中N端為疏水信號肽序列,沒有明確的抗原表位,在分子的其它部分存在著多個抗原表位。由于TpN17在各抗原中活性是最高的,所以我們選了除N-端21個氨基酸以外的其它部分,即22~156(135氨基酸)。
2.TpN15抗原表位的選擇TpN15的全序列如圖2a所示,全序列共有124氨基酸,用Gold-Key軟件分析抗原表位,如圖3b所示,在TpN15中有2個主要的抗原表位,一是在中段(第41~60氨基酸),再是在C-末端(113~120氨基酸)。所以我們選了這兩個表位,然后再加以連接,所以,擬合成的抗原表位組合的氨基酸序列如圖2c所示。
3.TpN47抗原表位的選擇TpN47的全序列如圖3a所示,全序列有415氨基酸,用Gold-Key軟件分析抗原決定簇,如圖3b所示,在TpN47分子中雖有數(shù)個抗原表位,但較強的抗原表位只有1個,主要是在分子的82~97位,我們也只選擇這一表位,同時考慮了前后序列可能對表位三維結(jié)構(gòu)的影響,適當(dāng)加于延長,最后選擇第78~101氨基酸,如圖3c所示。
4.TpN42抗原表位的選擇TpN42的全序列如圖4a所示,全序列有405氨基酸,用Gold-Key軟件分析抗原決定簇,如圖4b所示,在TpN42分子中雖有數(shù)個抗原表位,但較強的抗原表位也只有1個,主要是在分子N端25-37氨基酸,并適當(dāng)向前后延伸,最后選擇序列為23~41位,這和文獻上用重疊肽研究的抗原表位是一致的。同時也避開了文獻報道和fibronectin可能有交叉免疫反應(yīng)性的區(qū)段。
實施例2.梅毒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的克隆與表達1.含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表達質(zhì)粒的構(gòu)建1.1.合成基因片段的設(shè)計與合成根據(jù)各合成基因的需要,設(shè)計了如圖6已提到的基因片段?;蚱涡蛄性O(shè)計后均委托上海生工生物技術(shù)服務(wù)有限公司合成。
1.2.PCR法獲得TpNs基因TpN15,Tpn47和TpN42的基因合成方法,除所用合成基因片段不同外,均用兩步PCR合成法
第一步在PCR擴增管中,依次加入H2O 41μl,10×PCR Buffer 5μl,分別加入各自基因的合成的一對基因片段(20pmole/μl)R、F(圖6)各1μl,10mmol/L 4 dNTP 1μl,2U/μl的Taq DNA聚合酶1μl,混勻,1000rpm離心30”,然后放入PCR擴增儀(GeneAmp PCR System 2400)中擴增。PCR反應(yīng)條件為94℃ 1分鐘,94℃ 1分鐘,55℃ 1分鐘,72℃ 1分,5個循環(huán)。
第二步以第一步的PCR產(chǎn)物為模板進行擴增。即在PCR擴增管中,依次加入H2O 40μl,10×PCR Buffer 5μl,20pmole/μl通用引物R1、F1各1μl(圖6),1/10的第一步PCR產(chǎn)物1μl,10mmol/L 4 dNTP 1μl,2U/μl的Taq DNA聚合酶1μl,混勻,1000rpm離心30”,然后放入PCR擴增儀中擴增。PCR反應(yīng)條件為94℃ 3分后,94℃ 1分鐘,55℃ 1分鐘,72℃ 1分,30個循環(huán)后再72℃延伸5分。
對于TpN17的分六步合成(圖7)1)先用TpN17引物F5,R6以上述第一步方法擴增。2)以后均以上一次擴增產(chǎn)物為模板,分別以F4和R7,F(xiàn)3和R8,F(xiàn)2和R9,F(xiàn)1和R9,以及通用引物F1和R1為引物,按上述第二步方法擴增。
PCR產(chǎn)物的純化用上海華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小量PCR產(chǎn)物純化”試劑盒進行純化,即于PCR產(chǎn)物中加入PB 0.25ml,全量移入吸附柱,然后按說明書方法進行清洗和洗脫,然后電泳鑒定。
1.3表達質(zhì)粒的構(gòu)建1.3.1 PCR產(chǎn)物及表達載體pBVIL1雙酶切取以上純化的PCR產(chǎn)物及pBVIL1表達載體各30ul分別放于Eeppendorf離心管中,各加入10×buffer(H)4ul、XbaI(10u/ul)和XhoI(12u/ul)各1ul,加滅菌蒸餾水至40ul,置37℃水浴酶切過夜。
酶切產(chǎn)物的瓊脂糖凝膠電泳純化和回收PCR產(chǎn)物及載體pBVIL1經(jīng)雙酶切后,用1.2%瓊脂糖凝膠進行純化,具體方法按《分子克隆》(科學(xué)出版社,第二版)的方法進行。純化基因再用上海華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小量膠回收試劑盒回收即在紫外燈下分別切下含質(zhì)粒和目的基因的瓊脂糖,放于Eeppendorf離心管中,各加入S1液,置55℃水浴10分鐘使膠溶解,加入等量異丙醇,混勻,55℃溫浴1分鐘,然后分別移入吸附柱后,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純化。
1.3.2連接于滅菌Eeppendorf離心管中加入上述酶切后的載體及目的基因各1ul、10×T4 DNA Ligase buffer 1ul、T4 DNA Ligase(12u/ul)1ul,加滅菌蒸餾水至10ul,置16℃過夜。
1.3.3轉(zhuǎn)化在超凈工作臺中,用無菌吸頭取100μl感受態(tài)細胞(感受態(tài)細胞按《分子克隆》(科學(xué)出版社,第二版)的方法進行)懸液于Eppendorfl中,加入上述連接物5μl,輕輕旋轉(zhuǎn)混勻,冰浴30分。立即轉(zhuǎn)移到42℃水浴中放置2分鐘,每管加入0.5ml LB培養(yǎng)基(不加抗生素),30℃水浴搖床培養(yǎng)60分鐘后,各取0.2ml分別涂于LB瓊脂培養(yǎng)基平皿上(含抗生素),室溫晾干后,置37℃恒溫箱倒置培養(yǎng)過夜。挑選數(shù)個菌落,分別接種于LB中(5ml/管),培養(yǎng)過夜,次日各取0.1ml轉(zhuǎn)移到LB中(2ml/管),32℃培養(yǎng)3小時,42℃水浴搖床中誘導(dǎo)培養(yǎng)4h,收菌,用SDS-PAGE鑒定,選擇目的基因獲得高表達菌株,作進一步鑒定。
1.3.4質(zhì)粒提取及鑒定取上述SDS-PAGE鑒定證明目的基因獲得高表達的菌株,按《分子克隆》(科學(xué)出版社,第二版)方法提取質(zhì)粒。以質(zhì)粒為模板,用各基因的F1引物和通用引R2進行PCR擴增(方法同上述第二步),然后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鑒定。
2.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的表達與純化2.1表達菌株的培養(yǎng)取-70℃保存的表達菌株20ul接種于LB培養(yǎng)基中(100ml LB/500ml三角瓶),30℃空氣搖床培養(yǎng)過夜,次日按5%的比例轉(zhuǎn)種于LB培養(yǎng)基(同上),30℃空氣搖床培養(yǎng)約3小時,當(dāng)OD600值達到0.7時,立即將培養(yǎng)瓶轉(zhuǎn)到42℃水浴搖床中,誘導(dǎo)培養(yǎng)4小時。將菌液合并,6000rpm離心20分鐘,棄上清,收集沉淀部分。
2.2提取包涵體將沉淀稱濕重,用10倍體積的20mmol/L pH8.0TE緩沖液將沉淀懸起,加入溶菌酶(1mg/ml懸液),在室溫下磁力攪拌10分鐘。在冰浴中超聲波破碎菌,每次超30秒鐘,間隔30秒鐘,共超10次。8℃,12000rpm,離心20分鐘,棄上清,沉淀用1mol/L NaCl(用TE配制)洗一次,再用TE洗2次,收集沉淀。沉淀用8M脲(用PH8.0TE配制)溶解,加1%β-巰基乙醇。再于20℃,12000rpm,離心10分鐘,去沉淀取上清。
2.3純化將上述溶解的包涵體溶液過Q-Sepharose FF陰離子交換柱,用平衡液(pH8.0,20mmol/L TE含6mol/L脲,0.1%β-巰基乙醇)洗,收集未結(jié)合部分,再過S-Sepharose FF陽離子交換柱,用平衡液清洗后,用不同濃度的NaCl(用平衡液配制)洗脫,收集各洗脫峰,經(jīng)SDS-PAGE鑒定,收集0.1mol/L NaCl洗脫峰。再過Sephardex G-50凝膠過濾柱,收集第一洗脫峰。各種純化重組表位抗原及多表位嵌合抗原均用SDS-PAGE鑒定(
圖10)。
3.梅毒表位抗原活性鑒定將純化的梅毒表位抗原及多表位融合抗原,用pH9.5的碳酸鹽緩沖液稀釋到2.0ug/ml,包被ELISA測定板,經(jīng)封閉后,對中國紅十字會北京血站提供的122份梅毒陽性血清,進行了測定。并和日本TPHA試劑盒以及用進口的梅毒抗原(重組TpN17,TpN15,pN47三種抗原組合)組裝的試劑盒進行比較測定,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表位抗原、多表位嵌合抗原對122份梅毒陽性血清測定結(jié)果試劑盒(抗原名稱)陽性份數(shù) 陰性份數(shù)15 70 5217 91 3142 88 3447 64 58融合 94 28日本(TPHA) 91 31WK(進口抗原) 92 30
權(quán)利要求
1.重組梅毒螺旋體表位抗原,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為ARRGEKEAVYDYQHKEGRFKSQDADYHRV或SVLSKQETEDSRGRKKWEYETDPSV。
2.梅毒螺旋體多表位嵌合抗原,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包含權(quán)利要求1所述表位抗原。
3.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梅毒螺旋體多表位嵌合抗原,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為ARRGEKEAVYDYQHKEGRFKSQDADYHRVSGGGSSGGGSVLSKQETEDSRGRKKWEYETDPSGGGSSGGGSASGAKEEAEKKAAEQRALLSGGGSSGGGSCVSCTTVCPHAGKAKAEKVECALKGGIFRGTLPAADCPGIDTTVTFNADGTAQKVELALEKKSAPSPLTYRGTWMVREDGIVELSLVSSEQSKAPHEKELYELIDSNSVRYMGAPGAGKPSKEMAPFYVLKKTKK。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單片段重組梅毒螺旋體表位抗原,其氨基酸序列為ARRGEKEAVYD YQHKEGRFKSQDADYHRV或SVLSKQETEDSRGRKKWEYETDPSV。本發(fā)明還涉及包含上述表位抗原的多表位嵌合抗原。本發(fā)明的表位抗原活性高,多表位嵌合抗原特異性高、生產(chǎn)成本低。
文檔編號C12P21/02GK1370782SQ0110442
公開日2002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凌世淦, 張賀秋, 宋曉國, 馬賢凱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基礎(chǔ)醫(yī)學(xu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