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一種結構可控高支化α-葡聚糖的合成方法及其應用,屬于食品、藥品和淀粉糖生產(chǎn)領域。
背景技術:
1、糖原是一種高分支度的葡聚糖,由α-1,4糖苷鍵連接的直鏈和α-1,6糖苷鍵連接的支鏈構成,其主要來源為植物或動物中提取獲得。提取工藝復雜、昂貴且影響糖原形態(tài)結構,因此限制了糖原做為功能性納米材料的應用。此外,天然提取糖原普遍不具有生物學活性。通過體外酶促合成途徑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獲得結構可調(diào)控的具有類糖原結構、特殊生物學活性的葡聚糖。
2、酶法體外合成是高分支葡聚糖的主要來源方式。淀粉可以通過糖原分支酶的修飾獲得高分支葡聚糖,但存在葡聚糖結構調(diào)控弱的缺陷,只能合成固定結構的葡聚糖(li,cheng,and?robert?g.gilbert."progress?in?controlling?starch?structure?bymodifying?starch-branching?enzymes."planta?243.1(2016):13-22.)。蔗糖磷酸化酶、葡聚糖磷酸化酶和糖原分支酶能夠以蔗糖為底物合成高分支葡聚糖,此方法雖然能對葡聚糖結構進行調(diào)控,但存在反應體系復雜、成本高和產(chǎn)率低等缺陷(cn113481261a)。因此,亟需要開發(fā)高效、結構可控的高支化葡聚糖合成新方法。
3、淀粉蔗糖酶和糖原分支酶法(as-gbe法)能夠以蔗糖為底物合成高支化α-葡聚糖,由于其無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成為了生物醫(yī)學合成功能性納米顆粒的理想替代品。florent?grimaud等人發(fā)明了利用淀粉蔗糖酶和糖原分支酶合成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但該方法僅提出合成的可能性,未對產(chǎn)物的精細結構進行調(diào)控,也沒有對產(chǎn)物的生物學活性進行開發(fā)與應用(grimaud,florent,et?al."in?vitro?synthesis?ofhyperbranchedα-glucans?using?a?biomimetic?enzymatic?toolbox."biomacromolecules?14.2(2013):438-447.)。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改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結構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通過構建淀粉蔗糖酶(as)和糖原分支酶(gbe)體外催化蔗糖合成高支化葡聚糖的雙酶反應體系,對底物濃度和雙酶比例進行調(diào)控,提供了一種體外成合成結構可控高支化葡聚糖hbg的新方法,達到了對其結構進行精確調(diào)控的效果,同時創(chuàng)新性的將其應用于機體免疫調(diào)節(jié)。
2、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分子量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蔗糖濃度與hbg的分子量成正相關;通過調(diào)節(jié)蔗糖濃度有效控制hbg的分子量。
3、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4、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5、第二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平均鏈長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與hbg的平均鏈長成負相關,通過調(diào)節(jié)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有效控制hbg的平均鏈長。
6、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7、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8、第三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分支度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蔗糖濃度與hbg的分支度成正相關,通過調(diào)節(jié)蔗糖濃度有效控制hbg的分支度。
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10、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11、第四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分子量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0-24h;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反應時間與hbg的分子量成正相關,通過調(diào)節(jié)反應時間有效控制hbg的分子量。
12、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24h,
13、和/或,蔗糖濃度為0.05m~1m,
14、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15、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12h,優(yōu)選為2-8h,更優(yōu)選為2-4h;
16、和/或,蔗糖濃度為0.5m,
17、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2:1。
18、第五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鏈長分布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0-24h;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反應時間增長,hbg中dp≤5的鏈比例增加,dp6-12的鏈比例下降;通過調(diào)節(jié)反應時間有效控制hbg的鏈長分布。
1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24h,
20、和/或,蔗糖濃度為0.05m~1m,
21、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22、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12h,優(yōu)選為2-8h,更優(yōu)選為2-4h;
23、和/或,蔗糖濃度為0.5m,
24、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2:1。
25、第六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分支度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0-24h;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反應時間與hbg的分支度成正相關,通過調(diào)節(jié)反應時間有效控制hbg的分支度。
26、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24h,
27、和/或,蔗糖濃度為0.05m~1m,
28、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2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反應時間為2-12h,優(yōu)選為2-8h,更優(yōu)選為2-4h;
30、和/或,蔗糖濃度為0.5m,
31、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2:1。
32、第七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外合成不同抗降解能力的高支化葡聚糖的方法,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與hbg的抗降解能力成正相關;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增加,慢消化組分sdg降低,抗消化rg含量增加;通過調(diào)節(jié)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有效控制hbg的抗降解能力。
33、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34、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優(yōu)選為(0.05~2):1,更優(yōu)選為(0.05~0.5):1。
35、第八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支化葡聚糖,制備方法為:
36、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
37、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38、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3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5m,
40、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2:1。
41、在一些技術方案中,高支化葡聚糖的鏈長分布:dp≤5為36.55%、dp?6-12為61.40%,dp?13-24為1.77%;
42、和/或,平均鏈長為6.49;
43、和/或,分支度為12.3%;
44、和/或,分子量mw為6.7×105g/mol。
45、第九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上述高支化葡聚糖在制備免疫調(diào)節(jié)的產(chǎn)品中的應用。
46、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免疫調(diào)節(jié)為促巨噬細胞增殖。
47、在一些技術方案中,產(chǎn)品為食品、藥品和/或保健品。
48、在一些技術方案中,高支化葡聚糖的制備方法為:
49、反應體系以磷酸鹽溶液為緩沖液,以蔗糖為底物,添加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進行反應;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5m,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的比例(比酶活比例)為(0.05~12):1。
50、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05m~1m,
51、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0.05~4):1。
52、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蔗糖濃度為0.5m,
53、和/或,糖原分支酶和淀粉蔗糖酶的添加量(比酶活比例)為2:1。
54、在一些技術方案中,高支化葡聚糖的鏈長分布:dp≤5為36.55%、dp?6-12為61.40%,dp?13-24為1.77%;
55、和/或,平均鏈長為6.49;
56、和/或,分支度為12.3%;
57、和/或,分子量mw為6.7×105g/mol。
58、有益效果
59、本發(fā)明通過構建淀粉蔗糖酶(as)和糖原分支酶(gbe)體外催化蔗糖合成高支化葡聚糖的雙酶反應體系,對底物濃度和雙酶比例進行調(diào)控,提供了一種體外成合成結構可控高支化葡聚糖的新方法,達到了對其結構進行精確調(diào)控的效果,同時創(chuàng)新性的將其應用于機體免疫調(diào)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