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植物育種,具體涉及gmmyb29蛋白在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1、大豆(glycine?max(l.)merr.)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是我國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優(yōu)質(zhì)的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來源。大豆胞囊線蟲病(soybean?cyst?nematode,簡稱scn)是嚴重的土傳性病害,一般情況下可造成大豆減產(chǎn)30-50%左右,嚴重時可造成顆粒無收。scn具有分布范圍廣、危害嚴重、胞囊在土壤中存活時間長,生理小種廣泛等特點成為一種極為難防的土傳性疾病。在在漫長的的育種實踐中,少數(shù)抗scn種質(zhì)資源的應用,造成抗病品種資源遺傳基礎狹窄的局限性,這是導致大豆產(chǎn)量低、不穩(wěn)定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流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輪作、化學藥劑、培育抗scn種質(zhì)。合理輪作雖然可以有效的控制大豆胞囊線蟲的發(fā)展,但是伴隨生理小種的分化,無法從根本上完全消除大豆胞囊線蟲病?;瘜W藥劑可以有效的防治scn的發(fā)展,但是對土壤環(huán)境的危害又嚴重又不可控??箂cn大豆的培育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傳統(tǒng)的培育抗scn種質(zhì)周期較長,利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等手段對大豆種質(zhì)改良變得迫在眉睫,因此挖掘可用于改良導大豆對scn抗性的基因資源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抗抗大豆胞囊線蟲病的育種方法。
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gmmyb29蛋白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所述gmmyb29蛋白的序列如seq?id?no.8所示。
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gmmyb29基因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有gmmyb29基因的重組載體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5、進一步地限定,所述重組載體的出發(fā)載體為pcambia3300。
6、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有gmmyb29基因的重組微生物細胞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7、進一步地限定,所述重組微生物細胞為原核微生物細胞或真核微生物細胞。
8、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制備抗大豆胞囊線蟲病的植株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9、步驟1:將seq?id?no.7所示的基因與載體pcambia3300連接,獲得重組載體;
10、步驟2:將步驟1所述的重組載體轉(zhuǎn)化至農(nóng)桿菌中,獲得重組農(nóng)桿菌;
11、步驟3:將步驟2所述的重組農(nóng)桿菌轉(zhuǎn)入大豆中獲得轉(zhuǎn)基因大豆植株,鑒定后獲得陽性的轉(zhuǎn)基因大豆植株。
12、進一步地限定,步驟1中擴增seq?id?no.7所示基因的引物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
1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高大豆對大豆胞囊線蟲病抗性的方法,利用大豆胞囊線蟲感染過表達gmmyb29基因的大豆植株。
1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有過表達gmmyb29基因的大豆植株在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育種中的應用。
15、有益效果:pcambia3300-gmmyb29轉(zhuǎn)基因陽性根雌蟲數(shù)目平均值為2.52個/cm,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根系雌蟲數(shù)目平均值為3.76個/cm,轉(zhuǎn)基因陽性根部與陰性對照根部存在著極顯著差異,證實gmmyb29基因?qū)Υ蠖拱揖€蟲病抗性提高作用明顯。
1.gmmyb29蛋白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myb29蛋白的序列如seq?id?no.8所示。
2.gmmyb29基因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3.含有gmmyb29基因的重組載體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組載體的出發(fā)載體為pcambia3300。
5.含有gmmyb29基因的重組微生物細胞在提高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myb29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組微生物細胞為原核微生物細胞或真核微生物細胞。
7.一種制備抗大豆胞囊線蟲病的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擴增seq?id?no.7所示基因的引物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
9.一種提高大豆對大豆胞囊線蟲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大豆胞囊線蟲感染過表達gmmyb29基因的大豆植株。
10.含有過表達gmmyb29基因的大豆植株在抗大豆胞囊線蟲病中的育種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