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包括傳動支撐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傳動支撐系統(tǒng)包括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和頂部支撐機構,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側廂高邊和軌道組合,頂部支撐機構包括交錯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支撐篷桿和多個第二支撐篷桿,第一支撐篷桿的兩側底部內(nèi)側均連接有第一滑輪組,第二支撐篷桿的兩側底部內(nèi)部均連接有第二滑輪組;動力系統(tǒng)包括兩個無桿氣缸總成、動力篷桿總成和氣動系統(tǒng),無桿氣缸總成包括無桿氣缸、氣缸前端固定支座和氣缸尾端固定支座,無桿氣缸與氣動系統(tǒng)連接。本發(fā)明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現(xiàn)方便,使用壽命長,性能穩(wěn)定,安全更高,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篷布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為了解決貨物在城市、居民生活區(qū)的運輸,國內(nèi)外(包括美國、德國、意大利等絕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大量的生產(chǎn)廠家對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進行了設計研究,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產(chǎn)品。但是,目前國內(nèi)外幾乎所有的篷布系統(tǒng)均采用鋼絲繩、滑輪組傳動。這種傳動系統(tǒng)在意大利頂級篷布生產(chǎn)廠家給出的使用壽命是3個月,也就是說一套全新的系統(tǒng),在工作3個月之后,篷布系統(tǒng)中的主要傳動部件鋼絲繩就會報廢。而且,報廢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散股、斷股、燈籠型等一系列問題。由于這類車輛工況極其復雜,鋼絲繩報廢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加之重卡上裝系統(tǒng)空間有限,很難保證鋼絲繩與滑輪組的布置、結構形式等滿足最佳配合條件。因此單單從解決鋼絲繩使用壽命入手很難解決上述問題。另外,現(xiàn)有的篷布系統(tǒng)的動力來源于懸置于前廂板上的電機,為了保證所需運轉速度就必須配置減速器,同時增加一整套控制器,用以實現(xiàn)電機的軟啟動和減速停止,這就使得整套系統(tǒng)相對復雜得多,也就增加了故障點,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對電機進行維護,而且,控制器在使用過程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問題,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還有其它問題,如:篷布系統(tǒng)的軌道焊接于側向高邊上,一旦漲廂將導致軌道變形,滑輪卡死,篷布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行,鋼絲繩打滑,加速鋼絲繩的磨損。而目前,國內(nèi)污染嚴重,渣土車事故頻頻發(fā)生,各種關于渣土車拋灑廢棄物導致各類事故的新聞報道不斷。我國又處在治理霧霾的關鍵時期,環(huán)保,自然成為重點問題。如今,低碳、環(huán)保成為國家發(fā)展的主題,一套價格不菲的篷布系統(tǒng)卻僅有三個月的使用壽命,完全不符合這一發(fā)展戰(zhàn)略。況且,頻繁的更換鋼絲繩,對篷布也會有較大的傷害,最主要是嚴重影響了這類車輛的正常工作,或在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故障,導致廢棄物隨處拋灑。因此,必須有一套全新的使用壽命長、工作可靠的篷布系統(tǒng)來代替現(xiàn)有篷布系統(tǒng)。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現(xiàn)方便,使用壽命長,性能穩(wěn)定,安全更高,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動支撐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所述傳動支撐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和架設在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上的頂部支撐機構,兩個所述底部傳動支撐機構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側廂高邊和軌道組合,所述側廂高邊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固定連接,所述側廂高邊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固定連接,所述軌道組合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上;所述頂部支撐機構包括交錯間隔設置且用于支撐篷布和傳遞運動的多個門洞形的第一支撐篷桿和多個門洞形的第二支撐篷桿,所述第一支撐篷桿的兩側底部內(nèi)側均固定連接有能沿軌道組合滾動的第一滑輪組,所述第二支撐篷桿的兩側底部內(nèi)部均固定連接有能夠沿軌道組合滾動的第二滑輪組;
[0005]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無桿氣缸總成和架設在兩個無桿氣缸總成上的門洞形的動力篷桿總成,以及用于為兩個無桿氣缸總成提供動力的氣動系統(tǒng),所述無桿氣缸總成包括無桿氣缸、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前端的氣缸前端固定支座和固定連接在后立柱上的氣缸尾端固定支座,所述無桿氣缸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前端固定支座上,所述無桿氣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尾端固定支座上,所述側廂高邊上固定連接有多個位于氣缸前端固定支座和氣缸尾端固定支座之間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的中部支撐;所述動力篷桿總成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上的氣缸滑塊固定連接;所述無桿氣缸與氣動系統(tǒng)連接。
[0006]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廂部裝上固定連接有篷布倉。
[0007]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所述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篷布倉上的監(jiān)控攝像頭和設置在重型卡車駕駛室內(nèi)的顯示器,所述監(jiān)控攝像頭與顯示器連接。
[0008]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廂高邊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焊接,所述側廂高邊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焊接,所述軌道組合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上。
[0009]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組合包括軌道、軌道固定板和軌道連接板,所述軌道固定板與側廂高邊固定連接,所述軌道連接板為L型板材,所述軌道連接板的豎直部分與軌道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軌道固定連接在軌道連接板的水平部分的端部;所述軌道由依次對接的三根第一軌道和一根第二軌道組成,所述第一軌道的直徑和第二軌道的直徑均為20mm,所述第一軌道的長度為2000mm,所述第二軌道的長度為側廂高邊的長度減去第一軌道的總長度再減去余量L,其中,L的取值為5mm?20mm。本實施例中,L的取值為10mm,所述第二軌道的長度為565mm。
[0010]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上固定連接有位于無桿氣缸與氣缸尾端固定支座固定連接的一端下部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的氣缸尾端支撐。
[0011]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撐的數(shù)量為八個,八個中部支撐的其中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一端旁側,八個中部支撐的另外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另一端旁側。
[0012]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輪組包括第一滑輪底座和螺紋連接在第一滑輪底座上且通過第一螺母固定的三根第一螺桿軸,三根所述第一螺桿軸呈倒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一螺桿軸上套裝有與第一螺桿軸過渡配合的第一紫銅套,所述第一紫銅套上套裝有與第一紫銅套過盈配合的第一滑輪,所述第一滑輪底座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二滑輪組包括第二滑輪底座和螺紋連接在第二滑輪底座上且通過第二螺母固定的三根第二螺桿軸,三根所述第二螺桿軸呈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二螺桿軸上套裝有與第二螺桿軸過渡配合的第二紫銅套,所述第二紫銅套上套裝有與第二紫銅套過盈配合的第二滑輪,所述第二滑輪底座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
[0013]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篷桿總成通過多塊動力篷桿連接板固定連接的兩根門洞形的動力篷桿,所述動力篷桿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上的氣缸滑塊固定連接,所述動力篷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翻轉板固定座,所述翻轉板固定座上通過銷軸鉸接有翻轉板,兩個翻轉板通過翻轉橫桿連接,所述翻轉板與動力篷桿之間連接有拉簧;所述側廂高邊上固定連接有用于與翻轉板相配合使篷布覆蓋整個車廂的止位圓鋼。
[0014]上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重型卡車的底盤上且內(nèi)部存儲有壓縮空氣的儲氣瓶、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第一分流集流閥和第二分流集流閥,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進氣口 P通過第一輸氣管與儲氣瓶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的集流口通過第二輸氣管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工作油口 A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的兩個分流口分別通過第三輸氣管和第四輸氣管與兩個無桿氣缸的推程端口連接;兩個無桿氣缸的回程端口分別通過第五輸氣管和第六輸氣管與第二分流集流閥的兩個分流口連接,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閥的集流口通過第七輸氣管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工作油口 B連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出氣口 T連接有第八輸氣管,所述第四輸氣管上設置有單向閥。
[0015]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6]1、本發(fā)明的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現(xiàn)方便。
[0017]2、本發(fā)明采用無桿氣缸作為動力件,無桿氣缸可以實現(xiàn)滑塊在導軌上沿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在0.6Mpa的氣壓下就可以提供近300公斤的動力,6000mm的行程就可以滿足6500mm的車輛的使用要求;一次安裝使用壽命在I年左右,使用壽命長,完全滿足運輸車輛的使用要求。
[0018]3、本發(fā)明中采用動力篷桿和支撐篷桿分層布置,既保證了無桿氣缸不至于承受較大的徑向壓力,又能很好的提供動力;并且,這種布置極大的減小了動力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使得無桿氣缸的剛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0019]4、本發(fā)明采用了第一滑輪組連接第一支撐蓬桿,采用了第二滑輪組連接第二支撐蓬桿,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的設計新穎,一改國內(nèi)現(xiàn)有技術中所采用的內(nèi)置滾動軸承的滑輪為滑動軸承滑輪,這種滑動軸承相比滾動軸承,摩擦力增加很小,同時簡化了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的結構,提高了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在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不易發(fā)生卡死,使用壽命長。
[0020]5、本發(fā)明的軌道組合將為第一支撐篷桿和第二支撐篷桿提供支撐及運行軌道,保證其可在重型卡車上裝系統(tǒng)中平穩(wěn)、可靠、流暢的運行;整個軌道由依次對接的三根第一軌道和一根第二軌道組成,這種結構能夠有效減小重型卡車的側廂、側廂高邊在長期的周期性的變形中引起的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對軌道形變量及強度的影響,保證軌道不至于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塑性變形,影響整套篷布系統(tǒng)的運行。
[0021]6、本發(fā)明采用無桿氣缸提供動力,氣源可以直接取自底盤上的儲氣瓶,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無需額外增加電機等其它設備,安裝、使用方便。
[0022]7、本發(fā)明采用氣動系統(tǒng)對整套系統(tǒng)進行控制,實現(xiàn)方便、簡單可靠,無需增加額外的控制器就可以實現(xiàn)對整套系統(tǒng)的控制;所述動力系統(tǒng)中的無桿氣缸內(nèi)置進、回氣氣路,有效地減少了進、回氣管路的長度,且性能穩(wěn)定,很少出現(xiàn)泄漏、折彎現(xiàn)象。
[0023]8、本發(fā)明包括由安裝在篷布倉上的監(jiān)控攝像頭和設置在重型卡車駕駛室內(nèi)的顯示器構成的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司機可以根據(jù)這些信息來對篷布系統(tǒng)進行控制,安全性更高,使用更加方便。
[0024]9、本發(fā)明的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25]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現(xiàn)方便,使用壽命長,性能穩(wěn)定,安全更高,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26]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發(fā)明篷布打開時的主視圖。
[0028]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29]圖3為圖1的右視圖。
[0030]圖4為本發(fā)明篷布閉合時的主視圖。
[0031 ]圖5為本發(fā)明無桿氣缸總成的主視圖。
[0032]圖6為圖5的俯視圖。
[0033]圖7為本發(fā)明軌道組合的主視圖。
[0034]圖8為圖7的右視圖。
[0035]圖9為本發(fā)明第一支撐篷桿與第一滑輪組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36]圖10為本發(fā)明第一滑輪組的立體圖。
[0037]圖11為圖10的主視圖。
[0038]圖12為本發(fā)明第二支撐篷桿與第二滑輪組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39]圖13為本發(fā)明第二滑輪組的立體圖。
[0040]圖14為圖13的主視圖。
[0041 ]圖15為本發(fā)明動力篷桿總成的主視圖。
[0042]圖16為圖15的俯視圖。
[0043]圖17為圖15的右視圖。
[0044]圖18為本發(fā)明氣動系統(tǒng)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45]附圖標記說明:
[0046]I一前廂部裝;2—后立柱;3—動力蓬桿總成;
[0047]3-丨一翻轉板;3-2—拉簧;3-3—動力篷桿;
[0048]3-4 一翻轉板固定座; 3-5—動力篷桿連接板;3_6—翻轉橫桿;
[0049]4—第一支撐篷桿;5—第二支撐篷桿; 6—篷布倉;
[0050]7—氣動系統(tǒng);7-1—儲氣瓶;7-2—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0051 ]7-3—第一分流集流閥;7-4—第二分流集流閥;7-5—第一輸氣管;
[0052]7-6 一第二輸氣管;7_7 一第五輸氣管; 7_8一第六輸氣管;
[0053]7-9 一第七輸氣管;7_10 一第八輸氣管; 7_η 一單向閥;
[0054]7-12一第三輸氣管;7_13 一第四輸氣管; 8—軌道組合;
[0055]8-丨一軌道固定板;8-2—軌道連接板;8-3—軌道;
[0056]8-31 一第一軌道;8_32 一第二軌道;9 一無桿氣缸總成;
[0057]9-丨一無桿氣缸;9-2—氣缸前端固定支座;
[0058]9-3—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4一中部支撐;9_5—氣缸滑塊;
[0059]10 一側廂尚邊;11 一止位圓鋼;12—氣缸尾端支撐;
[0060]13—第一滑輪組;13-1—第一滑輪底座;13-2—第一紫銅套;
[0061]13-3 一第一滑輪;13_4 一第一螺母;13_5 一第一螺桿軸;
[0062]13-6 一第一螺紋孔;14 一第二滑輪組;14-1 一第二滑輪底座;
[0063]14-2 一第二紫銅套;14_3 一第二滑輪;14_4 一第二螺母;
[0064]14-5—第二螺桿軸;14-6—第二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65]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包括傳動支撐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所述傳動支撐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和架設在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上的頂部支撐機構,兩個所述底部傳動支撐機構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側廂高邊10和軌道組合8,所述側廂高邊10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I固定連接,所述側廂高邊10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軌道組合8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上;所述頂部支撐機構包括交錯間隔設置且用于支撐篷布和傳遞運動的多個門洞形的第一支撐篷桿4和多個門洞形的第二支撐篷桿5,結合圖9,所述第一支撐篷桿4的兩側底部內(nèi)側均固定連接有能沿軌道組合8滾動的第一滑輪組13,結合圖12,所述第二支撐篷桿5的兩側底部內(nèi)部均固定連接有能夠沿軌道組合8滾動的第二滑輪組14;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均為方管冷彎成型,根據(jù)重型卡車的車長選擇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的數(shù)量,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的安裝次序無特殊要求,但需二者在任何安裝位置均不能出現(xiàn)同型號相鄰安裝的情況,不同型號相鄰安裝能夠盡可能地減小篷布系統(tǒng)的閉合尺寸;第一滑輪組13和第二滑輪組14在軌道組合8上作純滾動,摩擦力小,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的運動順暢,使得篷布的閉合與打開順暢;
[0066]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和架設在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上的門洞形的動力篷桿總成3,以及用于為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提供動力的氣動系統(tǒng)7,結合圖5和圖6,所述無桿氣缸總成9包括無桿氣缸9-1、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前端的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和固定連接在后立柱2上的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所述無桿氣缸9-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上,所述無桿氣缸9-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上,所述側廂高邊10上固定連接有多個位于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和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之間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9-1的中部支撐9-4;所述動力篷桿總成3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9-1上的氣缸滑塊9-5固定連接;所述無桿氣缸9-1與氣動系統(tǒng)7連接。所述動力系統(tǒng)能夠為整個篷布系統(tǒng)提供可靠、持久、易于控制的動力。其中,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用于限制無桿氣缸9-1向前移動,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用于限制無桿氣缸9-1向后移動,保證無桿氣缸9-1處于正確位置;動力篷桿總成3直接與無桿氣缸9-1上的氣缸滑塊9-5連接,氣缸滑塊9-5作為無桿氣缸總成9的動力輸出端,整套篷布系統(tǒng)將由它提供動力,并經(jīng)動力篷桿總成3傳遞給篷布,依次帶動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進而實現(xiàn)整套篷布系統(tǒng)閉合與打開;所述儲氣瓶7-1為無桿氣缸9-1的氣源,存儲在儲氣瓶7-1中的壓縮空氣為整套篷布系統(tǒng)的動力介質,保證氣缸滑塊9-5能夠在無桿氣缸9-1上做往復運動,并輸出動力。
[0067]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前廂部裝I上固定連接有篷布倉6。具體實施時,所述篷布倉6與前廂部裝I焊接,另外,還可以在篷布倉6與前廂部裝I之間增加一些加強和支撐的結構,也均采用焊接;篷布倉6將用于保護篷布閉合時的該篷布系統(tǒng)。
[0068]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還包括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所述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篷布倉6上的監(jiān)控攝像頭和設置在重型卡車駕駛室內(nèi)的顯示器,所述監(jiān)控攝像頭與顯示器連接。監(jiān)控攝像頭能夠監(jiān)控該篷布系統(tǒng)的閉合與打開情況,顯示器能夠顯示監(jiān)控攝像頭監(jiān)控到的畫面,司機能夠根據(jù)這些信息來對該篷布系統(tǒng)進行控制。
[0069]本實施例中,所述側廂高邊10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I焊接,所述側廂高邊10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2焊接,所述軌道組合8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上。具體實施時,所述側廂高邊中間冷彎壓筋一道,能夠有效減少漲廂所導致的側廂高邊10的變形,結構簡單,使用可靠;所述前廂部裝I中的前廂板上開有與側廂高邊10輪廓相配合的輪廓線,側廂高邊10與前廂板焊接;側廂高邊10用于安裝固定、支撐及保護軌道組合8和無桿氣缸總成9。
[0070]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軌道組合8包括軌道8-3、軌道固定板8-1和軌道連接板8-2,所述軌道固定板8-1與側廂高邊10固定連接,所述軌道連接板8-2為L型板材,所述軌道連接板8-2的豎直部分與軌道固定板8-1固定連接,所述軌道8-3固定連接在軌道連接板8-2的水平部分的端部;所述軌道8-3由依次對接的三根第一軌道8-31和一根第二軌道8-32組成,所述第一軌道8-31的直徑和第二軌道8-32的直徑均為20_,所述第一軌道8-31的長度為2000_,所述第二軌道8-32的長度為側廂高邊10的長度減去第一軌道8-31的總長度再減去余量L,其中,L的取值為5mm?20mm。本實施例中,L的取值為10mm,所述第二軌道8-32的長度為565mm。具體實施時,所述軌道固定板8-1焊接在側廂高邊10上,所述軌道固定板8-1的上表面距離側廂高邊10上邊板下表面的距離為20mm,所述軌道連接板8-2的豎直部分通過螺栓與軌道固定板8-1固定連接,所述軌道連接板8-2的水平部分端部設置為與軌道8-3配合的圓弧面,軌道8-3直接焊接在軌道連接板8-2的水平部分端部;所述軌道組合8將為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提供支撐及運行軌道,保證其可在重型卡車上裝系統(tǒng)中平穩(wěn)、可靠、流暢的運行;整個軌道8-3由依次對接的三根第一軌道8-31和一根第二軌道8-32組成,這種結構能夠有效減小重型卡車的側廂、側廂高邊10在長期的周期性的變形中引起的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對軌道8-3形變量及強度的影響,保證軌道8-3不至于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塑性變形,影響整套篷布系統(tǒng)的運行。
[0071]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后立柱2上固定連接有位于無桿氣缸9-1與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固定連接的一端下部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9-1的氣缸尾端支撐12 ο所述氣缸尾端支撐12作為尾端支撐部件,用于消除無桿氣缸9-1的懸臂布置帶來的撓曲變形。具體實施時,所述氣缸尾端支撐12由底座和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底座頂部的支撐塊構成,所述支撐塊依靠幾何形狀鎖閉在無桿氣缸9-1的缸體上。
[0072]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部支撐9-4的數(shù)量為八個,八個中部支撐9-4的其中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9-1 一端旁側,八個中部支撐9-4的另外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9-1另一端旁側。這樣在無桿氣缸9-1中間留有懸置區(qū)間,懸置區(qū)間不至于影響無桿氣缸9-1的剛度,而又恰好是車廂漲廂變形最嚴重的區(qū)域,這種布置很好的避開了變形危險區(qū),又保證了整個無桿氣缸9-1的剛度。
[0073]本實施例中,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第一滑輪組13包括第一滑輪底座13-1和螺紋連接在第一滑輪底座13-1上且通過第一螺母13-4固定的三根第一螺桿軸13-5,三根所述第一螺桿軸13-5呈倒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一螺桿軸13-5上套裝有與第一螺桿軸13-5過渡配合的第一紫銅套13-2,所述第一紫銅套13-2上套裝有與第一紫銅套13-2過盈配合的第一滑輪13-3,所述第一滑輪底座13-1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13-6;如圖13和圖14所示,所述第二滑輪組14包括第二滑輪底座14-1和螺紋連接在第二滑輪底座14-1上且通過第二螺母14-4固定的三根第二螺桿軸14-5,三根所述第二螺桿軸14-5呈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二螺桿軸14-5上套裝有與第二螺桿軸14-5過渡配合的第二紫銅套14-2,所述第二紫銅套14-2上套裝有與第二紫銅套14-2過盈配合的第二滑輪14-3,所述第二滑輪底座14-1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14-6。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一滑輪13-3與軌道8-3配合的弧面部分的曲率半徑略大于軌道8-3的曲率半徑,所述第二滑輪14-3與軌道8-3配合的弧面部分的曲率半徑略大于軌道8-3的曲率半徑,這樣方便第一滑輪組13和第二滑輪組14安裝在軌道8-3上,也可以保證第一滑輪組13和第二滑輪組14在軌道8-3上滑動時不會卡滯。另外,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一滑輪組13組裝過程中,在第一紫銅套13-2、第一滑輪13-3和第一螺桿軸13-5之間形成的密封腔內(nèi)注入潤滑油,能夠保證第一滑輪13-3自由順暢的轉動;所述第二滑輪組14組裝過程中,在第二紫銅套14-2、第二滑輪14-3和第二螺桿軸14-5之間形成的密封腔內(nèi)注入潤滑油,能夠保證第二滑輪14-3自由順暢的轉動;所述第一滑輪底座13-1與第一支撐篷桿4通過螺紋連接到第一螺紋孔13-6中的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輪底座14-1與第二支撐篷桿5通過螺紋連接到第二螺紋孔14-6中的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輪組13和第二滑輪組14均省略了滾動軸承的結構,使滑輪組的結構變的簡單,可靠性得以提高。通過將第一滑輪組13中三根所述第一螺桿軸13-5呈倒三角形布設,將第二滑輪組14中三根所述第二螺桿軸14-5呈三角形布設,使得第一滑輪組13中的三個第一滑輪13-3呈倒三角形布設,第二滑輪組14中的三個第二滑輪14-3呈倒三角形布設,能夠使得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靠近時,第一滑輪組13和第二滑輪組14相互嵌入配合,有利于減小該篷布系統(tǒng)的閉合尺寸。
[0074]如圖15、圖16和圖1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動力篷桿總成3通過多塊動力篷桿連接板3-5固定連接的兩根門洞形的動力篷桿3-3,所述動力篷桿3-3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9-1上的氣缸滑塊9-5固定連接,所述動力篷桿3-3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翻轉板固定座3-4,所述翻轉板固定座3-4上通過銷軸鉸接有翻轉板3-1,兩個翻轉板3-1通過翻轉橫桿3-6連接,所述翻轉板3-1與動力篷桿3-3之間連接有拉簧3-2;所述側廂高邊10上固定連接有用于與翻轉板3-1相配合使篷布覆蓋整個車廂的止位圓鋼11。具體實施時,所述動力篷桿3-3為方管冷彎成型,兩根所述動力篷桿3-3均通過螺栓與氣缸滑塊9-5固定連接,連接安全可靠,且方便拆裝、更換;所述止位圓鋼11焊接在側廂高邊10上。通過在動力篷桿總成3中設置兩根動力篷桿3-3,并通過多塊動力篷桿連接板3-5固定連接兩根動力篷桿3-3,能夠保證它們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所述止位圓鋼11與側廂高邊10焊接,當翻轉板3-1運行至貨廂的尾端時會碰到止位圓鋼11,這時翻轉板3-1會順時針旋轉不大于90度,將車廂很好的覆蓋;當篷布閉合時,拉簧3-2會將翻轉板3-1拉回。
[0075]如圖18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氣動系統(tǒng)7包括設置在重型卡車的底盤上且內(nèi)部存儲有壓縮空氣的儲氣瓶7-1、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第一分流集流閥7-3和第二分流集流閥7-4,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進氣口 P通過第一輸氣管7-5與儲氣瓶7-1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集流口通過第二輸氣管7-6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A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兩個分流口分別通過第三輸氣管7-12和第四輸氣管7-13與兩個無桿氣缸9-1的推程端口連接;兩個無桿氣缸9-1的回程端口分別通過第五輸氣管7-7和第六輸氣管7-8與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兩個分流口連接,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集流口通過第七輸氣管7-9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B連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出氣口 T連接有第八輸氣管7-10,所述第四輸氣管上設置有單向閥7-11。所述氣動系統(tǒng)7的工作原理為:壓縮空氣經(jīng)過第一輸氣管7-5進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進氣口P,當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處于左位時,壓縮空氣通過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A流出,經(jīng)過第二輸氣管7-6進入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集流口,而后通過第一分流集流閥7-3,再分別經(jīng)過第三輸氣管7-12和第四輸氣管7-13進入兩個無桿氣缸9-1的推程端口,推動氣缸滑塊9-5滑動,氣缸滑塊9-5帶動動力篷桿總成3向遠離篷布倉6的位置運動,動力篷桿總成3帶動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向遠離篷布倉6的位置運動,篷布打開,兩個無桿氣缸9-1的回程端的氣體分別經(jīng)過第五輸氣管7-7和第六輸氣管7-8進入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兩個分流口,而后通過第二分流集流閥7-4,再通過第七輸氣管7-9進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B,而后經(jīng)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出氣口 T流出,并經(jīng)單向閥7-11和第八輸氣管7-10流出到空氣中;當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處于右位時,壓縮空氣通過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B流出,經(jīng)過第七輸氣管7-9進入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集流口,而后通過第二分流集流閥7-4,再分別經(jīng)過第五輸氣管7-7和第六輸氣管7-8進入兩個無桿氣缸9-1的回程端口,推動氣缸滑塊9-5滑動,氣缸滑塊9-5帶動動力篷桿總成3向靠近篷布倉6的位置運動,動力篷桿總成3帶動第一支撐篷桿4和第二支撐篷桿5向靠近篷布倉6的位置運動,篷布閉合,兩個無桿氣缸9-1的推程端的氣體分別經(jīng)過第三輸氣管7-12和第四輸氣管7-13進入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兩個分流口,而后通過第一分流集流閥7-3,再通過第二輸氣管7-6進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A,而后經(jīng)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出氣口 T流出,并經(jīng)單向閥7-11和第八輸氣管7-10流出到空氣中。
[0076]另外,具體實施時,后立柱2的外側設置有后立柱邊板,后立柱邊板上開有凸字型的孔,能夠保證無桿氣缸9-1、氣缸滑塊9-5順利滑入后立柱2,這樣的結構設計能夠在保證貨箱完全覆蓋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小所需無桿氣缸9-1的行程,這種結構設計也能夠為無桿氣缸9-1的固定和支撐提供更好的方案。
[0077]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動支撐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所述傳動支撐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和架設在兩個底部傳動支撐機構上的頂部支撐機構,兩個所述底部傳動支撐機構的結構相同且均包括側廂高邊(10)和軌道組合(8),所述側廂高邊(10)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I)固定連接,所述側廂高邊(10)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軌道組合(8)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上;所述頂部支撐機構包括交錯間隔設置且用于支撐篷布和傳遞運動的多個門洞形的第一支撐篷桿(4)和多個門洞形的第二支撐篷桿(5),所述第一支撐篷桿(4)的兩側底部內(nèi)側均固定連接有能沿軌道組合(8)滾動的第一滑輪組(13),所述第二支撐篷桿(5)的兩側底部內(nèi)部均固定連接有能夠沿軌道組合(8)滾動的第二滑輪組(14); 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在重型卡車左右兩側的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和架設在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上的門洞形的動力篷桿總成(3),以及用于為兩個無桿氣缸總成(9)提供動力的氣動系統(tǒng)(7),所述無桿氣缸總成(9)包括無桿氣缸(9-1)、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前端的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和固定連接在后立柱(2)上的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所述無桿氣缸(9-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上,所述無桿氣缸(9-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上,所述側廂高邊(10)上固定連接有多個位于氣缸前端固定支座(9-2)和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之間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9-1)的中部支撐(9-4);所述動力篷桿總成(3)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9-1)上的氣缸滑塊(9-5)固定連接;所述無桿氣缸(9-1)與氣動系統(tǒng)(7)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廂部裝(I)上固定連接有篷布倉(6)。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所述監(jiān)控顯示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篷布倉(6)上的監(jiān)控攝像頭和設置在重型卡車駕駛室內(nèi)的顯示器,所述監(jiān)控攝像頭與顯示器連接。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廂高邊(10)的前端與重型卡車的前廂部裝(I)焊接,所述側廂高邊(10)的后端與重型卡車的后立柱(2)焊接,所述軌道組合(8)固定連接在側廂高邊(10)上。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組合(8)包括軌道(8-3)、軌道固定板(8-1)和軌道連接板(8-2),所述軌道固定板(8-1)與側廂高邊(10)固定連接,所述軌道連接板(8-2)為L型板材,所述軌道連接板(8-2)的豎直部分與軌道固定板(8-1)固定連接,所述軌道(8-3)固定連接在軌道連接板(8-2)的水平部分的端部;所述軌道(8-3)由依次對接的三根第一軌道(8-31)和一根第二軌道(8-32)組成,所述第一軌道(8-31)的直徑和第二軌道(8-32)的直徑均為20mm,所述第一軌道(8-31)的長度為2000mm,所述第二軌道(8-32)的長度為側廂高邊(10)的長度減去第一軌道(8-31)的總長度再減去余量L,其中,L的取值為5mm?20mm。本實施例中,L的取值為10mm,所述第二軌道(8-32)的長度為565mm。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2)上固定連接有位于無桿氣缸(9-1)與氣缸尾端固定支座(9-3)固定連接的一端下部且用于支撐無桿氣缸(9-1)的氣缸尾端支撐(12)。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撐(9-4)的數(shù)量為八個,八個中部支撐(9-4)的其中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9-1) 一端旁側,八個中部支撐(9-4)的另外四個均勻設置在無桿氣缸(9-1)另一端旁側。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輪組(13)包括第一滑輪底座(13-1)和螺紋連接在第一滑輪底座(13-1)上且通過第一螺母(13-4)固定的三根第一螺桿軸(13-5),三根所述第一螺桿軸(13-5)呈倒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一螺桿軸(13-5)上套裝有與第一螺桿軸(13-5)過渡配合的第一紫銅套(13-2),所述第一紫銅套(13-2)上套裝有與第一紫銅套(13-2)過盈配合的第一滑輪(13-3),所述第一滑輪底座(13-1)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13-6);所述第二滑輪組(14)包括第二滑輪底座(14-1)和螺紋連接在第二滑輪底座(14-1)上且通過第二螺母(14-4)固定的三根第二螺桿軸(14-5),三根所述第二螺桿軸(14-5)呈三角形布設,所述第二螺桿軸(14-5)上套裝有與第二螺桿軸(14-5)過渡配合的第二紫銅套(14-2),所述第二紫銅套(14-2)上套裝有與第二紫銅套(14-2)過盈配合的第二滑輪(14-3),所述第二滑輪底座(14-1)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14-6)。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篷桿總成(3)通過多塊動力篷桿連接板(3-5)固定連接的兩根門洞形的動力篷桿(3-3),所述動力篷桿(3-3)的兩側底部分別與兩根無桿氣缸(9-1)上的氣缸滑塊(9-5)固定連接,所述動力篷桿(3-3)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翻轉板固定座(3-4),所述翻轉板固定座(3-4)上通過銷軸鉸接有翻轉板(3-1),兩個翻轉板(3-1)通過翻轉橫桿(3-6)連接,所述翻轉板(3-1)與動力篷桿(3-3)之間連接有拉簧(3-2);所述側廂高邊(10)上固定連接有用于與翻轉板(3-1)相配合使篷布覆蓋整個車廂的止位圓鋼(11)。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型卡車上裝用篷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系統(tǒng)(7)包括設置在重型卡車的底盤上且內(nèi)部存儲有壓縮空氣的儲氣瓶(7-1)、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第一分流集流閥(7-3)和第二分流集流閥(7-4),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進氣口P通過第一輸氣管(7-5)與儲氣瓶(7-1)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集流口通過第二輸氣管(7-6)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A連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閥(7-3)的兩個分流口分別通過第三輸氣管(7-12)和第四輸氣管(7-13)與兩個無桿氣缸(9-1)的推程端口連接;兩個無桿氣缸(9-1)的回程端口分別通過第五輸氣管(7-7)和第六輸氣管(7-8)與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兩個分流口連接,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閥(7-4)的集流口通過第七輸氣管(7-9)與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工作油口 B連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7-2)的出氣口 T連接有第八輸氣管(7-10),所述第四輸氣管上設置有單向閥(7-11)。
【文檔編號】B60P7/04GK106043099SQ20161047409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fā)明人】張?zhí)燔? 陳閣, 張磊, 尚宏波, 石濤
【申請人】西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