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屬于客車制造領域的城間大客車車架設計。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客車車架結構多數(shù)是整體式,車架有直梁式、桁架式、多段搭接式等幾種型式,但不論哪種型式,都是通過焊接或鉚接的方法把各部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不可分的整體。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在大客車車架設計中,采用前、中、后三段式模塊化結構設計和靈活的車架結構型式,克服了目前國內整體式客車車架模塊化程度不高、通用性較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由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和后車架模塊組成,其特征在于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后車架模塊三部分相對獨立,中車架模塊兩端設有連接板與前車架模塊和后車架模塊通過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連接在一起。所述的中車架模塊由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連接而成。所述的前車架模塊上裝配有前空氣懸架系統(tǒng)、前軸總成、車輪、備用車輪、油門踏板、制動閥總成、臨時儀表盤總成、離合器踏板總成、轉向盤及轉向柱總成、臨時駕駛員座椅、燃油箱、轉向機。所述的后車架模塊上裝配有后橋、后空氣懸架系統(tǒng)、車輪、傳動軸、緩速器、離合器變速箱總成、蓄電池、空氣濾清器、發(fā)動機、膨脹水箱、風扇、散熱器中冷器總成、消聲器。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將大客車車架采用模塊化設計后,三個模塊相對獨立,利用前車架模塊和后車架模塊,僅通過簡單的改變中模塊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的長度,就可以開發(fā)出不同軸距、不同長度、不同地板高度的大行李艙高級大客車車架,大大提高了車架的通用性。由于采用了高強度螺栓將前、中、后三段連接,車架在長途運輸時,可將三段分開,這樣就減少了所占據(jù)的空間,從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后車架模塊的連接放大圖。圖3為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前車架模塊總成。圖4為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中車架模塊上車架總成。圖5為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中車架模塊下車架總成。圖6為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后車架模塊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2所示,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由前車架模塊I、中車架模塊2和后車架模塊3組成,其特征在于前車架模塊I、中車架模塊2、后車架模塊3三部分相對獨立,中車架模塊2兩端設有連接板與前車架模塊I和后車架模塊3通過高強度螺栓4、螺母5、墊圈連接在一起。通過簡單的改變中車架模塊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的長度,就可以開發(fā)出不同軸距、不同長度、不同地板高度的大行李艙高級大客車車架。車架在長途運輸時,可將三段分開,即分解為前車架模塊I、后車架模塊3、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這樣就減少了所占據(jù)的空間,從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如圖3所示,前車架7上裝配有前空氣懸架系統(tǒng)17、前軸總成18、車輪16、備用車輪6、油門踏板8、制動閥總成9、臨時儀表盤總成10、離合器踏板總成11、轉向盤及轉向柱總成12、臨時駕駛員座椅13、燃油箱14、轉向機15及其他相關零部件。 如圖4所示和如圖5所示,中車架模塊分為兩個模塊,即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它們之間是獨立;通過簡單的改變中車架模塊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的長度,就可以開發(fā)出不同軸距、不同長度、不同地板高度的大行李艙高級大客車車架。如圖6所示,后車架20上裝配有后橋19、后空氣懸架系統(tǒng)21、車輪22、傳動軸23、緩速器24、離合器變速箱總成25、蓄電池26、空氣濾清器27、發(fā)動機28、膨脹水箱29、風扇30、散熱器中冷器總成31、消聲器32及其他相關零部件。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由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后車架模塊三個模塊組成,其特征在于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后車架模塊三部分相對獨立,通過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連接在一起。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車架模塊由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大客車模塊化車架結構,由前車架模塊、中車架模塊、后車架模塊三個模塊組成,中車架模塊由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組成,三個模塊相對獨立,通過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連接在一起。利用前車架模塊和后車架模塊,僅通過簡單的改變中模塊上車架總成和下車架總成的長度,就可以開發(fā)出不同軸距、不同長度、不同地板高度的大行李艙高級大客車車架,大大提高了車架的通用性。由于采用了高強度螺栓將前、中、后三段連接,車架在長途運輸時,可將三段分開,這樣就減少了所占據(jù)的空間,從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文檔編號B62D21/12GK202608886SQ20122017282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柴冬梅, 付盈, 姜楠, 侯曉婷, 周建國 申請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