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輪胎胎面,尤其是一種高性能非鑲釘全鋼雪地輪胎胎冠花紋結構,主要包含胎冠及胎冠紋路。
背景技術:
為保證冬季雪地行駛操縱性及安全性,汽車在雪季需要更換雪地胎使用。普通鑲釘或者增加防滑鏈雪地輪胎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鑲釘或者增加防滑鏈,同時會對路面造成永久性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非鑲釘全鋼雪地驅動輪胎,無需鑲釘或增加防滑鏈,提升了輪胎的雪地性能,并且降低了輪胎異常磨損的發(fā)生。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鑲釘全鋼雪地驅動輪胎,包括輪胎胎面,輪胎胎面上設有胎面花紋,所述胎面花紋包括中部花紋塊、側部花紋塊、肩部花紋塊和傍花,其中,所述胎面中央設有沿圓周方向的胎冠花紋溝,中部花紋塊包括兩個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兩中部帶形部分,分別是中部帶形部分Ⅰ和中部帶形部分Ⅱ,中部帶形部分Ⅰ和中部帶形部分Ⅱ位于胎冠花紋溝的兩側,側部花紋塊位于中部花紋塊的外側,側部花紋塊和中部花紋塊之間設有縱向溝槽Ⅰ,側部花紋塊的外側設有肩部花紋塊,肩部花紋塊和側部花紋塊之間設有側部縱向花紋溝,所述肩部花紋塊包括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兩個肩部帶形部分Ⅰ和兩個肩部帶形部分Ⅱ,肩部帶形部分Ⅱ位于肩部帶形部分Ⅰ的外側,肩部帶形部分Ⅰ和肩部帶形部分Ⅱ之間設有縱向溝槽Ⅱ,肩部花紋塊的外側設有傍花;
所述中部帶形部分包括沿輪胎的圓周方向設置的數個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Ⅰ,相鄰的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Ⅰ,各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中部波浪型排雪槽,所述側部帶形部分包括沿輪胎的圓周方向設置的數個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Ⅱ,相鄰的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Ⅱ,各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側部波浪型排雪槽;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包括數個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Ⅲ,相鄰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Ⅲ,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肩部波浪型排雪槽,肩部帶形部分Ⅱ包括數個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Ⅳ,相鄰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Ⅳ,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Ⅱ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橫向波浪型刀槽。
本發(fā)明中,所述中部波浪型排雪槽、側部波浪型排雪槽和肩部波浪型排雪槽包括平行于排雪槽長度方向的排雪柱和位于排雪柱兩側的排雪細槽,排雪柱在兩側的排雪細槽內擺動,排雪柱的頂面低于花紋基塊表面,且排雪柱的頂面與花紋基塊表面之間的距離不低于2mm,排雪柱的寬度不低于3mm,排雪細槽的寬度不低于0.5mm。通過設置波浪型排雪槽,提升了輪胎花紋的排雪性,防止因花紋夾雪而導致的輪胎抓地性能及防滑性損失。
所述側部花紋塊包括兩個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側部帶形部分,分別是側部帶形部分Ⅰ和側部帶形部分Ⅱ,側部帶形部分Ⅰ位于中部帶形部分Ⅰ的外側,側部帶形部分Ⅱ位于中部帶形部分Ⅱ的外側,肩部帶形部分Ⅰ分別位于側部帶形部分Ⅰ和側部帶形部分Ⅱ的外側,肩部帶形部分Ⅰ與側部帶形部分Ⅰ和側部帶形部分Ⅱ之間分別設有側部縱向花紋溝。
所述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和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之間呈交錯設置,加強筋Ⅰ連接相鄰兩中部帶狀部分的花紋基塊以及相鄰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加強筋Ⅰ與相鄰側部帶形部分花紋基塊上的側部波浪形排雪槽連通,加強筋Ⅱ連接相鄰兩側部帶狀部分的花紋基塊和相鄰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加強筋Ⅱ與相鄰中部帶形部分花紋基塊上的中部波浪形排雪槽連通;所述加強筋Ⅰ和加強筋Ⅱ將縱向溝槽Ⅰ隔斷為沿縱向依次交替間隔設置的溝槽Ⅰ和溝槽Ⅱ,所述溝槽Ⅰ和溝槽Ⅱ沿縱向間隔交錯設置。
所述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側部波浪型排雪槽、加強筋Ⅱ、以及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中部波浪型排雪槽、加強筋Ⅰ均為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相同,其傾斜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0-30°。其傾斜的目的是使波浪型排雪槽不完全與地面接觸,提高了排雪槽的排雪效果,同時降低了輪胎滾動時產生的噪聲。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的花紋基塊和肩部帶形部分Ⅱ的花紋基塊對應設置,加強筋Ⅲ連接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Ⅰ的花紋基塊和對應的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Ⅱ的花紋基塊,加強筋Ⅳ連接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Ⅱ的花紋基塊和傍花;所述加強筋Ⅲ將縱向溝槽Ⅱ隔斷為數個沿縱向依次交替間隔設置的溝槽Ⅲ,溝槽Ⅲ位于同一圓周上。通過設置多個間隔的溝槽Ⅲ,有效地提升了輪胎在雪地路面的防側滑性能,提升輪胎操縱性。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加強筋Ⅲ、肩部波浪型排雪槽、加強筋Ⅳ和橫向波浪型刀槽均呈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相同,其傾斜角度與中心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傾斜角度相反,其與水平方的夾角為10-30°。其傾斜的目的是使波浪型排雪槽和刀槽不完全與地面接觸,提高了排雪槽的排雪效果,同時降低了輪胎滾動時產生的噪聲。
所述加強筋Ⅰ、加強筋Ⅱ、加強筋Ⅲ和加強筋Ⅳ的頂部均低于花紋基塊的表面,且高于縱向溝槽的底部表面2-6mm。加強筋采用橡膠制成,連接相鄰的花紋基塊。通過設置加強筋,可以提升輪胎的整體剛性,改善胎面花紋塊不合理剪切歪變造成的異常磨損,提高輪胎的磨耗性能,降低輪胎的異常磨損的發(fā)生和噪音。
所述傍花包括傍花Ⅰ和傍花Ⅱ,傍花Ⅰ和傍花Ⅱ沿肩部帶形部分Ⅱ的外側邊緣依次交替間隔設置,傍花Ⅰ和傍花Ⅱ均與加強筋Ⅳ連接。傍花Ⅰ用于提升輪胎肩部的排雪性,防止輪胎的肩部積雪;傍花Ⅱ用于提高胎面花紋的散熱性。
所述側部縱向花紋溝內沿圓周方向六等份設置雪耗標記。雪耗標記用于提示輪胎花紋磨損過度后不能作為雪地驅動輪胎使用,從而保證了輪胎的行駛安全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通過本發(fā)明中花紋塊花紋溝、肩塊以及排雪溝槽的結構和位置,改善了輪胎胎面的排雪性能,提高了輪胎的雪地抓著性能和雪地操縱性能,明顯提升輪胎的雪地性能;
(2)通過胎面花紋基塊與加強筋的合理配置,改善了輪胎胎面因不合理剪切導致的異常磨損,降低異常磨損的發(fā)生,降低了輪胎滾動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通過實驗證明,在相同冰雪路面下剎車,本發(fā)明所述輪胎的剎車距離可減少10%-15%,雪地輪胎在汽車轉彎時能提供更大的橫向摩擦力,起步、加速、制動的綜合性能更優(yōu)。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提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肩部帶形部分Ⅱ;2肩部帶形部分Ⅰ;3肩部波浪型排雪槽;4側部帶形部分Ⅰ;5側部波浪型排雪槽;6中部帶形部分Ⅰ;7中部波浪型排雪槽;8胎冠花紋溝;9中部帶形部分Ⅱ;10側壁帶形部分Ⅱ;11側部縱向花紋溝;14橫向波浪型刀槽;15雪耗標記;16加強筋Ⅰ;17縱向溝槽Ⅰ;1701溝槽Ⅰ;1702溝槽Ⅱ;18加強筋Ⅱ;19加強筋Ⅲ;20縱向溝槽Ⅱ;2001溝槽Ⅲ;21傍花Ⅰ;22傍花Ⅱ;23加強筋Ⅳ;24排雪細槽;25排雪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所述非鑲釘全鋼雪地驅動輪胎,包括輪胎胎面,輪胎胎面上設有胎面花紋。所述胎面花紋包括中部花紋塊、側部花紋塊、肩部花紋塊和傍花,胎面中央設有沿圓周方向的胎冠花紋溝8,中部花紋塊包括兩個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兩中部帶形部分,分別是中部帶形部分Ⅰ6和中部帶形部分Ⅱ9,中部帶形部分Ⅰ6和中部帶形部分Ⅱ9位于胎冠花紋溝8的兩側。側部花紋塊位于中部花紋塊的外側,側部花紋塊包括兩個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側部帶形部分,分別是側部帶形部分Ⅰ4和側部帶形部分Ⅱ10,其中側部帶形部分Ⅰ4位于中部帶形部分Ⅰ6的外側,側部帶形部分Ⅱ10位于中部帶形部分Ⅱ9的外側。側部花紋塊的外側設有肩部花紋塊,肩部花紋塊和側部花紋塊之間設有側部縱向花紋溝11。所述肩部花紋塊包括沿縱向平行設置的兩個肩部帶形部分Ⅰ2和兩個肩部帶形部分Ⅱ1,其中肩部帶形部分Ⅰ2分別位于側部帶形部分Ⅰ4和側部帶形部分Ⅱ10的外側,肩部帶形部分Ⅱ1位于肩部帶形部分Ⅰ2的外側,肩部帶形部分Ⅰ2與側部帶形部分Ⅰ4和側部帶形部分Ⅱ10之間分別設有側部縱向花紋溝11。肩部花紋塊的外側設有傍花。所述傍花包括傍花Ⅰ21和傍花Ⅱ22,傍花Ⅰ21和傍花Ⅱ22呈交替設置。
所述中部帶形部分Ⅰ6和中部帶形部分Ⅱ9包括沿輪胎的圓周方向設置的數個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Ⅰ16,相鄰的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Ⅰ16,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中部波浪型排雪槽7。所述側部帶形部分Ⅰ4和側部帶形部分Ⅱ10包括沿輪胎的圓周方向設置的數個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Ⅱ18,相鄰的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Ⅱ18,各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側部波浪型排雪槽5。
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和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之間呈交錯設置。加強筋Ⅰ16連接相鄰兩中部帶狀部分的花紋基塊以及相鄰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因此加強筋1與相鄰側部帶形部分花紋基塊上的側部波浪形排雪槽連通。加強筋Ⅱ18連接相鄰兩側部帶狀部分的花紋基塊和相鄰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中部,因此加強筋Ⅱ18與相鄰中部帶形部分花紋基塊上的中部波浪形排雪槽連通。側部花紋塊和中部花紋塊之間設有縱向溝槽Ⅰ17,加強筋Ⅰ16和加強筋Ⅱ18將縱向溝槽Ⅰ17隔斷為沿縱向依次交替間隔設置的溝槽1701和溝槽1702。所述溝槽Ⅰ1701和溝槽Ⅱ1702可以位于同一圓周上,也可以如圖所示,溝槽1701和溝槽1702沿縱向間隔交錯設置,其目的提升產品操控性能,防止側滑。
所述側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側部波浪型排雪槽5、加強筋Ⅱ18、以及中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中部波浪型排雪槽7、加強筋Ⅰ16均為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相同,其傾斜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0-30°,其傾斜的目的是使波浪型排雪槽不完全與地面接觸,提高了排雪槽的排雪效果,同時降低了輪胎滾動時產生的噪聲。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2包括數個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Ⅲ19,相鄰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Ⅲ19,所述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至少一條肩部波浪型排雪槽3。肩部帶形部分Ⅱ1包括數個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花紋基塊和加強筋Ⅳ23,相鄰花紋基塊之間設有加強筋Ⅳ23,所述花紋基塊的中部設有橫向波浪型刀槽14,橫向波浪型刀槽可以提升輪胎肩部散熱并抵御輪胎肩部的畸形磨損問題。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2的花紋基塊和肩部帶形部分Ⅱ1的花紋基塊對應設置。加強筋Ⅲ19連接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Ⅰ2的花紋基塊和對應的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Ⅱ1的花紋基塊。加強筋Ⅳ23連接兩相鄰的肩部帶形部分Ⅱ1的花紋基塊和傍花。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Ⅰ2和肩部帶形部分Ⅱ1之間設有縱向溝槽Ⅱ20,加強筋Ⅲ19將縱向溝槽Ⅱ20隔斷為數個沿縱向依次交替間隔設置的溝槽Ⅲ2001,溝槽Ⅲ2001位于同一圓周上,通過設置多個間隔的溝槽Ⅲ2001,有效地提升了輪胎在雪地路面的防側滑性能,提升輪胎操縱性。
所述肩部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加強筋Ⅲ19、肩部波浪型排雪槽3、加強筋Ⅳ23和橫向波浪型刀槽14均呈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相同,但是其傾斜角度與中心帶形部分的花紋基塊的傾斜角度相反,提升產品的驅/制動能力,并降低噪音。其與水平方的夾角為10-30°,其傾斜的目的是使波浪型排雪槽和刀槽不完全與地面接觸,提高了排雪槽的排雪效果,同時降低了輪胎滾動時產生的噪聲。
所述加強筋Ⅰ16、加強筋Ⅱ18、加強筋Ⅲ19和加強筋Ⅳ23的頂部均低于花紋基塊的表面,且高于縱向溝槽的底部表面2-6mm,加強筋采用橡膠制成,連接相鄰的花紋基塊,通過設置加強筋,可以提升輪胎的整體剛性,改善胎面花紋塊不合理剪切歪變造成的異常磨損,提高輪胎的磨耗性能,降低輪胎的異常磨損的發(fā)生和噪音。
沿肩部帶形部分Ⅱ1的外側邊緣依次交替間隔設置傍花Ⅰ21和傍花Ⅱ22,傍花Ⅰ21和傍花Ⅱ22均與加強筋Ⅳ23連接,其中傍花Ⅰ21為大傍花,其用于提升輪胎肩部的排雪性,防止輪胎的肩部積雪,傍花Ⅱ22為小傍花,其用于提高胎面花紋的散熱性。
所述中部波浪型排雪槽、側部波浪型排雪槽和肩部波浪型排雪槽的結構如圖3和圖4所示,排雪槽包括平行于排雪槽長度方向的排雪柱25和位于排雪柱25兩側的排雪細槽24,排雪柱25由橡膠制成,排雪柱25可以在兩側的排雪細槽24內擺動。通過排雪柱25的蠕動,將雪排出。排雪柱25的頂面低于花紋基塊表面,且排雪柱25的頂面與花紋基塊表面之間的距離不低于2mm,排雪柱25的寬度不低于3mm,排雪細槽24的寬度不低于0.5mm。通過設置波浪型排雪槽,提升了輪胎花紋的排雪性,防止因花紋夾雪而導致的輪胎抓地性能及防滑性損失。
所述側部縱向花紋溝11內沿圓周方向六等份設置雪耗標記15,雪耗標記15用于提示輪胎花紋磨損過度后不能作為雪地驅動輪胎使用,從而保證了輪胎的行駛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