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特別涉及可在平坦的路面騎行中利用人體重力自動助力。
現(xiàn)行的人力自動助力或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與普通自行車的區(qū)別是除了采用兩腳蹬車外,還采用了另一種助力方式。一般是將安裝后輪的后叉的一端與車身中軸鉸聯(lián)接,另一端通過減震彈簧與車身上部聯(lián)接,并在減震彈簧與后輪軸之間裝有換向器。當騎行在凸凹不平路面上時,產(chǎn)生的顛簸使后叉擺動并壓縮減震彈簧,產(chǎn)生一定的位移量。換向器將這個位移量轉換成后輪的轉動,達到重力自動助力的目的。由于其鞍座是直接固定在車身上,人在騎行中人體的重量僅相對車身一個部件,因而除腳蹬之外并沒有引起某一部件明顯的相對位移,在沒有凸凹的路面上,無論是上坡還是平路都不會產(chǎn)生顛簸,也就不會產(chǎn)生重力自動助力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充分利用人體重量自動助力的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使在平坦的路面上同樣能利用人體的重量自動助力。
本實用新型采用將鞍座安裝在一個托架上,托架的一端通過鉸聯(lián)接安裝在車身上梁上,而另一端的兩個對稱的支點中靠車身無鏈條一側的支點通過鉸聯(lián)接安裝了減震換向器,另一支點通過鉸聯(lián)接安裝了減震器,減震換向器和減震器的下端以后輪輪軸為鉸聯(lián)軸鉸聯(lián)安裝在后輪輪軸上的結構。換向器采用齒條齒輪機構。
本實用新型使人體重量在騎行中交替地承受在兩個可相對位移的載體上。當人用力向下踩一個腳鐙時,人體重量主要由該腳鐙承受,而鞍座受力較小。腳鐙被踩至下“死點”位置而欲換腳踩另一個腳鐙時,首先是人體把重心移至鞍座上來調(diào)整平衡,然后再換腳去踩另一個腳鐙。這時人體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到了鞍座上,使減震換向器被壓縮產(chǎn)生向下的位移。換向器把這個位移轉換成后輪的轉動,從而推動車身向前,達到了在平坦的路面上騎行時人體的重量自動助力的目的。
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托架和減震換向器結構示意圖。
在附
圖1附圖2中,鞍座3以普通自行車鞍座的安裝方式安裝在托架4上。托架4的一端通過鉸聯(lián)接2安裝在車身1的上梁上,而另一端的兩個對稱支點中,靠車身無鏈條一側的支點通過鉸聯(lián)接5安裝了減震換向器6;另一支點通過鉸聯(lián)接12安裝了減震器13。減震換向器6和減震器13的下端以后輪輪軸為鉸聯(lián)軸鉸聯(lián)安裝在后輪輪軸9的兩側。換向器7采用了齒輪齒條機構,包括一根齒條22,由四個齒輪17、18、19和20組成的增速齒輪組及安裝在后輪輪軸無鏈條一側的驅動齒輪21 。減震換向器6中安裝了儲能彈簧14、復位彈簧16和滑桿15。齒條22固定在滑桿15上并對應齒輪17。驅動齒輪21內(nèi)部與自行車飛輪鏈輪一樣安裝了棘輪裝置,使其可雙向轉動,但僅有一個方向才對后輪產(chǎn)生扭矩。腳鐙、鏈條及鏈輪等其他部件的安裝與普通自行車相同。
當騎行中人體的一腳用力踩腳鐙10時,人體的重量主要落在這個腳鐙上。這個重量的一部分被轉化成了推車動力,一部分通過車身1和兩個輪子11和9作用于地面。這時鞍座3受力很小,在減震器內(nèi)彈簧的作用下向上支撐托架4使鞍座達到最高位置。當腳鐙10被踩至下“死點”位置而欲換腳踩另一個腳鐙時,人體須將重心移至鞍座3上來調(diào)整平衡,此時鞍座承受了人體大部分重量而被壓下,由于托架4的一端鉸聯(lián)接在車身1上,所以托架的另一端壓迫減震換向器6和減震器13產(chǎn)生向下的位移。減震換向器6中的儲能彈簧14將滑桿15推向下方,齒條22嚙合齒輪17做逆時針方向旋轉,與齒輪17同軸一體的齒輪18嚙合齒輪19做順時針方向轉動,與齒輪19同軸一體的齒輪20嚙合驅動齒輪21逆時針方向轉動,推動車身向前行走。鞍座3上的壓力減輕時,在復位彈簧16的作用下,滑桿15向上移動復位。此時齒條22將帶動齒輪17反方向轉動,但由于驅動齒輪22的內(nèi)部棘輪機構的作用,使其反方向轉動時不對后輪產(chǎn)生扭矩,因而保證了車子的正常行駛。同時也保證了自由輕松地向前或向后推行。減震換向器6的下端以后輪輪軸9為鉸聯(lián)軸,可以保證在車子顛簸時齒輪20與驅動齒輪21的良好嚙合。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自行車騎行過程中人體重力對鞍座壓力轉換成車子行走的動力,特別是在兩腳處于上下兩個“死點”位置時由人體的重力自動助力,達到了騎行更加省力和輕松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安裝了鞍座(3)的托架(4)一端通過鉸聯(lián)接(2)安裝在車架(1)的上梁上,而另一端的兩個對稱的支點中靠車身無鏈條一側的支點通過鉸聯(lián)(5)安裝了減震換向器(6),且減震換向器(6)的下端以后輪的輪軸(9)為鉸聯(lián)軸鉸聯(lián)安裝在后輪的輪軸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重力自動助力自行車。利用騎行過程中人體對鞍座的壓力產(chǎn)生助推力。提出了鞍座安裝在一個一端鉸聯(lián)接在車架上而另一端的兩個支點分別鉸聯(lián)安裝減震換向器和減震器的托架中間的結構,使人體的重量在騎行過程中交替地承受在兩個可相對移動的載體上,達到在平坦的路面上同樣能利用人體的重量自動助力之目的。
文檔編號B62M1/00GK2256396SQ95250030
公開日1997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賈光旭 申請人:賈光旭